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世纪末的鲁迅论争

《世纪末的鲁迅论争》是2001年10月1日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书名 世纪末的鲁迅论争
  • 页数 400页
  • 出版时间 第1版 (2001年10月1日)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来自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0开

  ISBN: 7506015072

  条形码: 9787506015073

  商品尺寸: 20.2 x 13.8 x 1.8 cm

  商360百科品重量: 399 g

内容简介

  《世纪末的鲁迅论争》即收入在这场论争中见诸一些重要报刊的有代表性的叫秋止文章,共40篇,起帮顺罪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论争各方的观点。同时,编者对收录的文章作了系统的分类,以凸现这次论争对人们认识和评价鲁迅,尤其是对鲁迅研究本身的影响。2000年,王朔、冯骥才以及一些青年学者对鲁迅的作品、为人以及鲁迅研究提出质疑,遂引起一些波及文学评论、现代文学研究及鲁迅研究等领域的论争。

媒体评论

  走气失离影认们出神圣光圈的鲁迅(代前言)

  高旭东

  人一经为圣成神,固然相当了不起,显来自得"神圣"而不可侵犯冷川护举节束考,不过同时也就与人拉开了距离,成为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可敬而不可亲的他者。鲁迅的悲哀,其实并不在于"笔尖的围攻"--正是在与"正人君子"、梁实秋、创造社的笔墨论争中,鲁迅的名气愈来愈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愈来愈高。鲁迅360百科的悲哀,在于逝世之后被歪曲,然后奉上神圣之坛,成为一件斗争的工具,从而离我们一般人愈来愈远。我经常听到一些议论,说鲁迅的作右临读责盟核型际技品不如胡适。前些日子我去上海出席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的研讨会,一位工人在火车上告诉我,他不喜欢鲁迅,而喜欢梁实秋和林语堂。我问他读过鲁迅的书没有,他说没读过额附缩升。对于未读过鲁迅书的人的这种远离态度和逆反心理,造神论者显然不能辞其咎。对于这种人,你对他解释鲁迅是多么伟大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反驳方法,就是劝他认真地读一读鲁迅的著作。因为在我看来,请够角剧复与随否鲁迅之所以是比一切胡适、梁实秋和林语堂们相加都伟大得多的艺术大师,恰恰在于他反神圣时表现出的惊人的坦诚,以及对于自我和整个民族的心理乃至缺点敢于正视的精神。

  鲁迅的一个缺点,跟弦十顺突就是对中国正宗或神圣的东西,一转七见搞互践好换说约概加以蔑视。直到晚年,鲁迅还在刨祖坟。这种"刨坟"精神,当然也包括对自己心中之坟的深层开掘。如果说《神未合型呐喊》侧重于刨祖坟,那小氢么,《彷徨》和《野草》更侧重于级怎队果刨心中之坟。《墓碣文》一篇,就是面对坟墓解剖自我要胡句已愿宁赶队粉的。就是这样,鲁迅将一切神圣的东西打得粉碎,揭开了"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涤尽鬼脸上的雪花膏"。在与"正人君子"的斗争中,角光几社护鲜供鲁迅甚至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府境赵队八由收功啊钱液分析说,将其头上戴的花环免广轮第华握毫求调怀以撕得粉碎,使其由圣还俗。鲁迅说:"我时时觉得自己很渺小;但看他们的著作,竟没有一个如我,敢自说是戴着假面和承认'党同伐异'的,如香责金云代械激协苦每他们说到底总必以'公平'或'中立'自居。因此,我又觉得我或者并不渺小志齐题住。现在拚命要蔑视我和骂倒的人们的眼前,终于黑的恶鬼似的站着'鲁迅'这两个字者,恐怕就为此。"(《两地书·九三》)鲁迅说自己"戴着假面"是过分了,因为在鲁迅的小说,一部分杂文,特别是《野草》中,都会使人感到剖析自我的真诚。但是,为了能够在现实社会中生存,鲁迅在剖析自我的时候蒙上一层艺术之雾,使人不留心就看不出来,倒是真的。值得注意的是,从早年倡导"恶魔派诗歌",到自称"黑的恶鬼",呼唤"怪鸥的真的恶声",鲁迅显然是以恶魔自居,与正宗和神圣的东西对立并加以反叛的。

  美国学者哈南认为,鲁迅几乎在全部小说中都运用了反语技巧,但我认为,鲁迅在杂文中运用的反语技巧更多,使人更难以捉摸。譬如在《说胡须》中,鲁迅说陕西人费了那么多钱请他去讲演,"大约万料不到我是一个虽对于决无杀身之祸的小事情,也不肯直抒自己的意见,只会'嗡,嗡,对啦'的罢。他们简直是受了骗了。"前者有点真实性,是种"世故",但决不至于世故到讲演时骗学生的地步;至于说写文章为卖几文钱等等,都是反语,但又不是一点真实性没有。然而,对于鲁迅反语式的自剖,人们并不认真对待,甚至会以为是说别人而非说自己。对于鲁迅小说,人们还会以小说的虚构性为由,不将小说中的人物与鲁迅的自剖联系起来。《野草》虽然是表现自我的,但又"朦胧"难懂,不确实性太大。因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善于自剖而感到自己并不渺小的鲁迅,当成为伟大人物之后,就常被简化和歪曲,以至于成了比"正人君子"的光环还是神圣的神。以小说为例,虽然鲁迅说小说"大抵是作者借别

  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而《在酒楼上》、《孤独者》和《弟兄》等小说中的吕纬甫、魏连殳、张沛君等是鲁迅深刻自剖的产物,但是,造神论者却说,鲁迅是站在"天上",对"地上"的这些革命的落伍者、个人主义者和自私自利者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假如鲁迅在世,那么,他会对文本和接受者之间的距离之大感到吃惊,然后对接受者不顾他的话而胡乱解释表示愤怒,因为他早就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坟·写在{坟)后面》)。

  鲁迅以其惊人的坦诚与深刻的自剖,成为离我们最近的艺术大师和文化伟人。他那种反叛传统的精神,用今天时髦的话说,颇有点解构主义意味。因此,将那些神圣的光环取去之后,鲁迅不但不失其伟大,而且会显得更伟大,也更可亲。

  (原载《中华读书报》1997年1月29日)

目录

  走出神圣光圈的鲁迅(代前言)

  挑战鲁迅言论述评

  第一编 作家的挑战

  我看鲁迅

  鲁迅的功与"过"

  第二编 学人的挑战

  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

  鲁迅问题

  走不近的鲁迅

  第三编 对挑战者的回应

  今天仍在受凌辱的伟大逝者

  关于贬抑鲁迅的若干看法

  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谈谈当前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

  评一种批评逻辑

  是民族伟人,也是普通人

  重温鲁迅"苦口的忠告"

  不废江河万古流

  鲁迅:"华盖运"何时休?

  我观王朔看鲁迅

  鲁迅的真诚与明智

  鲁迅与"东方主义"

  鲁迅中了传教士的计?

  情急失态--余英时对鲁迅的咒骂

  相对于"褊狭"的宽容"--王蒙与鲁迅价值观的歧异

  第四编 正面立论式的回应

  我和鲁迅研究

  鲁迅三论

  文字后的历史

  学界三魂

  鲁迅的命运

  第五编 对挑战背景的反思

  时风时雨说鲁

  直面真正的挑战者

  阶级分析与心理学分析

  第六编 对挑战和鲁迅的辩证理解

  反思自己,走近真实的鲁迅

  重估鲁迅

  鲁迅问题是一个学术问题

  第七篇 挑战对"鲁学"的触动

  第八编 关于"文人相轻"的论争

  第九编 七嘴八舌话鲁迅

  第十编 鲁迅和鲁学的未来

  编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世纪末的鲁迅论争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