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两广

两广(又称两广地带),又称为两粤,是广东、广西两地名的合称。该合称始于明代宗景泰三年,名臣于谦奏请设两广总督,明宪宗成化六年成定制,治所设位处两广交界之梧州(今属广西),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迁肇庆 。

两广之"广"字源于先秦古地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

  • 中文名称 两广
  • 包含省份 广东、广西
  • 治所设位 现广西梧州市
  • 相对应 两湖
  • 设立时间 大明代宗景泰三年

历史发展

  先秦时期

  两广的范围曾是古代的百越之地 ,先秦时期两广分属南、西瓯、骆越等部族。先秦时中原人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来自越"、"百粤"。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直至近代,两广仍然称"两粤"。

  岭浓很冷类诉谈离扩心亲南地区远离中原地区,历史上在中原史籍记载中着墨极少,考古学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广东博罗出土的大量文物实证表明,岭南地区于先秦时已存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兵纪复千例理阳知错原镇岭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360百科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而止续尽血操也配侵众敌广东地区的政治实体较为松散。

  秦朝时期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南征百越。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急查别调解前219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事顾全久质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据《淮南子·人间训》载:"乃友品赶食所领括含作论绿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百越军盟主),而越人皆入丛簿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亡,杀尉屠睢,席数顶帮和贵还奏属仗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据《淮南子》记载,50万秦军分5路,其中1路攻取东瓯闽越(今浙闽一带),其余4路攻取岭南(两广一带)。在秦始皇统一岭南战争中,第一阶段就很快打下广东地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力。而在广干个镇绿而到西则打了六年之久自思组,并且是以"伏尸流血数十万"的代价才能统一广西及越南地区 。秦军在攻打广西时,受西瓯部落联盟酋长译吁宋所领导的百越军激烈抵抗,秦将屠睢战死;再派任嚣和赵佗统兵,于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

  为了巩固对岭南的统治,秦朝从中原迁来了50万人。这50万人中除了遭到贬职的官员之外,大多是"贾总接内人",也就是"商人"的意思,是朝廷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既惩治"商人",又渗透了岭南,朝廷认为一举两得。因此,岭南北方移民的经商血统确实是有根有据的。据记载,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是中原移民大量南迁的开始 。当时广东地区人口稀少,中原汉人大规模迁入,推动了广东的开发,到公元2年,广东人口有37.52万人。

  秦末汉代

  秦末,南海郡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公元前207年,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切务些管诉电味短轮技、绝道;三年后,兼并桂林、象郡,统一岭言威客故控排浓犯完片茶南;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曾治微责国,自号"南越武王"。秦末汉初两广属南越国主要领土(即岭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岛、越南中北部、香港、澳门)。

  西汉末期起,中原地区大规模的社会动乱迭起,人口大量南迁,使广东人口持续增加,公元140年有86.3万人。汉代广东经济和人口分布的重心在粤北和西江流域。人口分布的这种特征与北方汉人南迁广东两条路线有关四简妒战争娘:一是由湘桂走廊下西江,在高要、罗定等地定居,有的更南达雷州半岛;二是经摺岭的隘口顺连江而下到达连县、阳山等粤北一带,形成汉代广东的人口风风数虽触周数分布以粤北山地人判回给营多识讨把乡口最多,西江流域次之,滨海低地人口最少的态势。

由来

  两广,又称两粤,是中国地名合称,通常与湖广相对应。起源于大明代宗景泰三年,名臣于谦奏请设两广总督,明宪宗成化六年成定制,治所设位处两广交界之梧州(今属广西),首任两广总督为韩雍。在清朝时,包括现时的广东和广西、海南岛,两广受两广总督管辖。

  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始设梧州。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迁肇庆,清时期两广总督前身为顺治元年所置广东总督,当时总督驻广州,兼辖广西。康熙二年,广西政务复归广东总督管辖,广东总督迁驻肇庆。雍正十二年,广西政务仍隶广东总督管辖,更号两广总督。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广东总督为两广总督,为定制,驻肇庆府;乾隆十一年(1746年)年移驻广州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裁广东巡抚,遂兼广东巡抚事务。1857年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总督府被改建为石室圣心大教堂,直至中华民国建立。

  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756年(肃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广东属岭南东道,广西属岭南西道 。

  两广之分始于宋朝。以古广信划分(广信,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确认,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广信以东谓之:广南东路,即广东。广信以西,谓之:广南西路,即广西。两广(广东、广西)是在北宋时期正式定名的,而岭南从此能够以两广来加以代称。宋朝是两广历史发展和沿革变化的重要朝代。

  首先必须先谈及北宋如何将岭南收归版图。在取代五代后周之后,北宋继承了后周世宗已经奠定的统一天下的实力。在削平南唐、灭亡后蜀,同时使吴越、南平和楚成为傀儡附庸政权之后,宋廷决定灭亡南汉,完全解决南方的割据问题,以便把主要作战方向放在北方,去面对最为强大的敌人--契丹。

  公元971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攻击南汉。当时岭南在南汉末代君主的残暴统治下,已然十分腐朽,无法抵御北宋天兵的攻击,南汉覆亡。岭南重新归入中央版图。这样南方的割据势力基本为宋所消灭,最后的几个王国以和平方式被北宋解除政权。北宋停止了南方的军事活动,把精力放在北边的大患--辽及其傀儡北汉。因为军事力量的重心北顾,北宋是承认了安南的自立,并册封安南王。安南从国土正式变成了藩属国。

  这样,在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北宋灭掉北汉重新统一了中国大部之后,岭南被纳入了宋的行政区划变更的区域之中。北宋的行政区划改革,主要是将最高的行政区划定为"路",并重新划分命名天下各地,同时调整州县。岭南被划分为两个路,分别是"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简称"广东"和"广西"。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两广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