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余德泉

余德来自泉,四川省叙永县人,出生于叙永县一农民家庭。360百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现为中南大学教授、中南大学对联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对联家协会主席、《对联学刊》主编。因其长给族稳液期从事对联理论研究、对联创作等相关工作,并为我国对联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被称为当代对联学泰斗要团跳众离花

  • 中文名 余德泉
  • 出生地 四川省叙永县
  • 职业 教授

人物经历

  余德泉自幼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很早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平生读的第一部书就是《声律启蒙》,至今还能随口背来。196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师从王力、朱德熙等名师,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来自工作。长期从事古汉语、古典文学、对联和书法教学。主讲《古代汉语》杀士准杨块还太省、《古典文学》、《汉字与书法》等课程。著述二十余种,达八百多万字。

对联著作

  《对联格律·对联谱》1997年由岳麓书社出版。此书首次总结出了作为我调层儿之掌川同交速流吃国对联格律核心的传统声律规则--马蹄韵,并编制出了我国第一个对联谱,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1998年的南岳360百科全国对联学术研讨会以及此后的评论文章,都肯定此书"揭示了对联与其他文学形式特别是与诗词曲的质的区别","使我国对联的创作真正有章可循","实补学术界之一大空白",是对联方面"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在对联界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是一个开拓性的成果","一座高大的里程碑","是对对联学理论的拓新和对对联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它对我国对联事业的又一次大繁荣,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韵文学会会长、湘潭大学教授羊春秋先生在给岳麓书社的信中,建议有关方面"给此书以重奖"。

  《对联通》,1998年列入湖南大学出版社《中华通艺丛书》出版延才。该书全面讲述了完双获带对联基础理论,包括对联史、对联特点、对联格律、对联艺术技巧,以及对联的书写、钤印、张贴克毛玉命套让云等等,是当代可作对联教学教材的权威著作,被誉为"通往对十星末够记啊增朝联殿堂的向导"。

对联研去乱议如

  余德泉是当代公认肉局验调子的对联学泰斗,其理论成果和学术活动多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对联界有巨大而来自深远的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对联理论研究、对联创作、对联教育、往察茶长夫对联组织及对联书360百科法。分述如下:

  日祖状伟甚块村对联理论研究:余德泉数十年来吧皇展术效益降事照致力对联学研究,历时弥久,功力浓厚,著述宏富,代表作是《对联纵横谈》、《对联格律·对联谱》、《对联通》三部著作,《对联纵横谈》1984年刑牛冷奏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次就印了十万万册。该书对对联的起源,对联的艺术规律氧款何成二福只训武青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南方日报》评价说:"就对联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读性而论,当推余著为嚆矢。"

贡献获奖

  余德泉的其他对联著还有《天下名联》、《古今绝妙对联汇赏》、《中国茶文称附交论速么化对联观止》、《中国长联三百三》(获1987年度"滇版优秀图业硫圆齐压浓备许饭适书奖")、《对联通论》、《奇联妙对故事》(参编)、《中国古今对联大观》(参编)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对联学论文。近年来,他还着手开始了少数民族对联研究,对联对偶句的英语翻译研重用北究等。《东巴文对联研究》在 1999年丽江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在《民族艺术》上发表。《彝文对联研究》在 2000土根肉年北京大学纪念王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在《彝族文化》上发表。《白语对联研究》在2001年昆明全国对联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在《澳门语言学刊》上发表。由于余德泉在对航牛守历以决及占联学多个方面的突出成就和贡献,2008年1月,聚景看毫局派石兵达要他荣获了中国对联界的最高奖--梁章钜奖。

找的参对联组织

  在对联组织方原无诉学杂收形乐后冷杨面,余德泉作为湖南省对联之防妒再送需停海杀乐艺术家协会主席,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迄今,湖南省是全国公认的对联文化大省,在对联领域,有"无湘不成军"之说。

  在对联书法方面,他将书法艺术与对联艺术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余德泉擅长隶书、章草等多种书体,长于行书、隶书和章草,对章草研究尤深。作品在国内多次展出,并被选送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对联书法作品被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宁远舜帝陵、南岳衡山等数十处地方收藏刻挂,并多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2000年在中南大学举办个人对联书法展,展出了所书八个民族九种语言文字的对联。其精湛的联艺、书艺溶为一体,受到社会各界称赞。他还出版了《章草论语》、《简明书法教程》、《章草大典》、《章草传贴》等书法著作。

创造纪录

  在对联教育方面余德泉创下了好几个中国第一:

  第一个针对联纳入高等教育教学。1989年中南工业大学就在国内首先将《对联学》作为一门选修课在中文等专业开设并纳入学分制管理。

  第一个在高校设立对联研究所。1999年11月成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对联研究所--中南工业大学对联研究所。12月26日在全国高校的合并重组中,升格为中南大学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任所长,何继善院士任名誉所长。聘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原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唐作藩,中国韵文学会会长、湘潭大学教授羊春秋,澳门大学文学院院长程祥徽等担任顾问,并聘海内外在对联研究上有影响的一批专家担任特约研究员。中南大学对联研究所成立以来,与各省市、港澳台及海外建立了对联研究的广泛联系。

  第一个招收对联学研究生。2002年夏,中南大学文学院招收了中国第一位对联学硕士生,名叫鲁晓川,时年二十五岁,湖南长沙人,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古典文学和古汉语方面有较好的基础,爱好对联和书法。

  上述"三个第一"在中国对联史是一个重大突破。它标志着对联艺术正式步入学术殿堂,结束了对联仅在民间发展的历史。

对联欣赏

  余德泉是对联理论家,也是对联创作高手。《得月斋联稿》(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11月版),是余德泉教授所撰对联的结集,其内容广泛,类别众多,包罗宏富。其联作工稳博雅、沉著大气,显示其才雄学富,游刃有余。

  题深圳市文天祥祠联:

  临难折强胡,要与乾坤留正气;

  舍身持大节,须知今古有完人。

  此联大气工稳,内涵深刻。有长跋云:"文信国公云天地有正气,正气于何耶?在天在地在人在物似均可见,然所得之至者,在人也。人有差等,或尽失之。而如信国公者,则凝乎一身,贯之于行事,昭之于义节,而播之于万代千秋也。赴国之危,一往无前,狂澜系命,既倒而随,慷慨从之,视死如归,纵天下之伟丈夫,几人得如是哉?今成此联,以表吾心之仰佩,亦为纪念也。"

  题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望江楼联:

  百丈楼翥凤摩云,别开生面。迎风送目,尽收古靖风光。对叙水流环,横桥照影,飞山耸翠,青靛连屏,最难忘坡树烟含,岭鸿声继。驭九龙以参五老,崇峰塔而念甘棠。杰构壮渠阳,欲论英雄谁煮酒;

  二三子抚今追昔,自有情怀。忆史谈文,共话名州气象。思成王封楚,威远酋蛮,司抚安民,党人喋血,因始得苗和侗睦,菇嫩梅香。欣曲径频化通途,看秘寨时妆新色。邑都兴胜境,笑题壁柱我来斯。

  长联是最难写的,立意谋篇,贯气用典,遣词造句,要求都非常高,如果缺乏底蕴和功力,一般都不敢问津,而余教授却特别擅长,且落笔不让前贤。全联结合"古靖名州"的风光史迹,一气呵成,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句中句脚的平仄安排,完全符合对联的传统声律规则马蹄韵,这不是等闲可以作到的。

  又如题三苏祠来凤轩联;

  万斛涌泉何择地;

  平生快意独为文。

  此联既是写三苏,亦为夫子自道。

  其题开封府衙井包公祠联:

  铁面是阎罗,墨吏焉能欺虎铡;

  仁心如赤子,黎民孰不敬龙图。

  此联上联警贪吏,下联美循吏。以"虎铡"对"龙图",极见巧思。

  其题株洲市某汤圆店联颇为人称道:

  雄心吞日月;

  醒眼看沉浮。

  "日月"、" 沉浮"皆一语双关,其怀抱胸襟和盘托出。

  余德泉联语深沉含蓄,亦有直抒胸腔,深情款款者:

  衣裘可共,肺腑能倾,平生唯解尽瘁鞠躬,斯人有疾何无药;

  烛泪先枯,蚕丝未绝,临去尚沾风尘雨露,乃树无言自有蹊。

  此为挽赵鸿亮联,如泣如诉,寄情至深。

  余德泉联语笔力雄健,极具气势。其题马嵬坡联:

  十万铁蹄来大漠;

  千重屏障是斯关。

  其题西安兵马俑联:

  一代声威看马俑;

  千秋功罪说秦皇。

  余德泉楹对联作境界极高,但往往为其楹联理论大家的声名所淹没。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余德泉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