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数字卦

数字卦 不是以数字起卦的方法,那属筮法。区别对象是二元阴阳符号卦,及其它记号形态的卦。

  • 中文名称 数字卦
  • 解释 是以数字为表现形态的卦
  • 也名 "筮数"
  • 存在于 一般存在先秦遗物上

来自

  例图,西周陶罐上的数字卦:

  集锦2-张亚初刘雨所搜

发现史

  北宋重和360百科元年(1118年),在今湖北孝感,出土过著名的安州六器,一件是中方鼎,其铭文最后有两组六个数字组合的符号,宋代学者视为奇字,曾释为"赫赫"或"十八大夫"、"八大夫"。奇字何意?八百多年一直是个谜,1932年郭沫若说是器主的族徽。

  二十世纪后期,出市航土文物上连续发现六数组合体,中国科学院(当时没社科院)历史所三位重要学者步步突破性推进认识,才由张政烺认定是一种卦的形态。

  岩济医三诗区宽盾1、第一次突破性认识:1956年李学勤猜对了大方向

  1950年河南安阳四盘磨罗客出土的商代卜骨有这种符号三组,1956年陕西长安张你础被钱简重家坡出土的西周卜骨有这种办斤镇即介符号两组。这两个发现对后来的研究很非根一伯题却引副高待坚重要。

  1956年李学勤猜测,这类符号似与《度还接周易》的九六之数有关。

  2困湖、第二次突破性认识:1957年唐兰认定了大多数数字

  1957年言仅阻它片一门取较江系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在甲骨金文中所见的一种已经遗失的中国古代文字》 ,明确指出,卜骨上的铭文是由一、五、六、七、八("二"是误释)等数组成,认为数字组是数目构成的文字,是"殷和周以外一个民族的文字"。其中的合理因素是认识突破。

  对于1950年殷墟四盘磨一块卜骨,他释为:"七八七六七六曰隗","七五手皮米五不纸找北七六六六曰魁"。张政烺等接受唐释。

  3、第三次突破性认识:1978年张政烺认定是一种卦

  张政烺研究员主攻古文献,他后来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古籍研究室主任,1978年12月在长春举办的中国古文字研究学术讨论会,他发表短论《古代筮法与文王演周易》,认为是卦,引起学界重视。在1逐程举二今抓980年论文里集中表达了新认识。

  张政烺的拓荒打开了数字卦研究园地。

  张政烺爱称筮数,一般学者喜欢称数字卦。

  数字卦的张氏释卦例:

改写了上古文化史

  数字卦的发现大力改变了可见文化视野里的卦的形态史,对新石器吧动最营占办组时代卦的存在问题,对殷来自商卦的形态问题,对360百科阴阳哲学观的起源史等,部几向防感垂片盾照都有重大的认识影响,让人们对中华上古文化有了新认知。

数字卦的本质与易卦的起源问

  1、张政烺的筮数多步演化出八卦论:其1980年在《考古学报》所发《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 ,是数字卦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研究二十世纪出土的一批数字卦,认为先有大量筮数(数字卦),后简化成几个筮数,战国时期再由这些少量的具体数值简化成(由一、六两个数字表示的)二元奇偶数符(才有数符化的八卦),战国末期至秦汉再演化为(后世通用的)抽象的二元阴阳符号(才有阴阳化的八卦),阴阳哲学观起源很晚。此论影响大,因为与某些古籍的记载及一些相关基玉参了声升又说法矛盾巨大,对先秦古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很看低,在先秦秦汉易学史哲学史研究领域引起观念震撼,认可的、赞赏的、怀疑的及激情反对的都有,例如,楼宇烈认可 ,王慎《〈周易〉哲学解读》表情激烈。

  2、刘林鹰的上古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论:其提出的六卦论、阴阳六象即阴阳六卦、六卦生八卦曾是上古漫长的卜筮历史,合理解释了连绵数千年的远古数字卦的复杂现象。其《易学起源之谜新解》 提出天文六卦演化出八卦论,认为卦产生于天文学家圭测工具的预测混季活动,初期的卦是六卦体系,没有坎卦和离卦,后来演化出八卦体系,留热兴握损朝系其重要证据是六卦体系(如三阴三阳等)是中医学的主干性理论,不是八很内应秋卦能解释的,而且六卦体系在《易经》有残迹,六象筮法用于上古主要市州苗口耐苗数字卦。其后来的论文损频交秋套《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对张政烺先生易卦源府代厚益施方于筮数论的初步证伪》 ,论证四做美洲即划象性大衍筮法在东周占统治地位之前的数千年,易的卜筮是用六象筮法,复杂的筮数只是六象的用数及其变化等,阴阳六象(六卦)生八卦曾是漫长的卜筮历史,抽象阴阳观起源很古;其文还分析出殷墟小屯南地四卦龟甲有三个在后天八卦位,一个在"重八宫"的宫主位,奇异的是,采用变卦为主卦,由"客遇卦"到"主体卦",总体上属于一种一十六变还本体的"重八宫"(后世纳甲法习惯用宫主卦七变的单八宫,但清代的《易隐》存有"重八宫",一般人不会使用)。

  关于连山、归藏用七别改政改套曾用八的问题:东汉郑玄首倡连山、归藏不用变而用七八,可是,刘论考证:殷墟数字卦孙赶兰几例是采用变卦为主卦,动爻是用六用九。另外霍斐然创立或发现的小成图体系能解释用七正唱知固盐用八,却不是筮法问题了。

  3、张论、刘论是相反的两个方向,都大幅超出传统视野里的一般景观:良集娘析场强审盐着了张论把易卦的阴阳川院学形态拉到秦汉时期,大幅落后于传统视野里的一般景观。刘论则把易卦体引胞物洋控限测损述系的一种高级形态大大拉前了,如"重八宫"这种西汉京房易体系里的高级内容、后人一般不会使用的秘传内容(其资料只见于清代人编著的《易隐》),至少拉前到殷商时代(的高级巫师),大幅超前于传统视野里的一般景观。又,刘《揭开老子哲学的神秘源头--先秦易学的新图景》 ,及其《中天八卦揭秘:〈周易・说卦〉的核心内容》,把京易的八卦纳甲使用者扩大为老聃乃至商代(的大巫),也超出传统视野里的一般景观。其论并非没有任何支持:据《汉书·儒林传》,京房易来自隐士,某种隐士珍品无法断定其历史是几百年还是一千年还是更久;《易经》革卦卦辞"己日乃孚"及六二爻辞"己日乃革",顾炎武《日知录》云朱熹认为此"己"应为戊己之己,即是天干,二十世纪易学大师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释为离纳己。但如果殷商时代的某些大巫师已有京易的基础,则夏代乃至夏代之前,在王室或酋邦君室的高级巫师群体,八卦易学就处于发达时期了。夏代之前八卦易学是否已处于发达时期?有待连山易研究的深入。安徽凌家滩遗址里,公元前3450(±150)年的"含山玉鹰"、"含山玉版"的太极八山图,如果是《连山》易的前身图,则说明当时八卦体系处于比较发达的阶段了。而刘提出的六卦体系若存在,应比八卦体系早出现一个漫长时期,则易卦的起源应该在万年之前左右,这是否可能?有待更多文物的出土了。

  4、黄懿陆的数字卦源于先越鸡卦论:其文《安阳殷墟出土易卦卜甲上的鸡卦符号解读--从壮族及其先民鸡卦看〈易〉之起源》 ,认为小屯南地甲骨里那个四卦龟甲上的(三个小短线成一横、五组横画形式的)坤卦是壮族的鸡卦符号,并依据《史记》等记载过"越人鸡卜"及壮族至今仍在流传使用鸡卦,提出易经数字卦源于先越鸡卦的新认识。当然,其论的某些关键环节很有议论空间,如鸡卜文化何时产生鸡卦还是历史谜题。

数字卦复杂图景的六象筮法解释

  刘氏六象筮法论认为数字卦应称数形卦,包括数字卦和数形的阴阳符号卦,其实是区分二种数字卦。

  其五种解释对数字卦复杂图景做了通解,复杂数形卦图景只是六象的用数及其变化等。

数字卦复杂图景的通解

  1、六象的早期用数为一至六。

  理论:论先阳后阴,震(少阳)一、兑(阳明)二、乾(太阳)三、巽(少阴)四、艮(厥阴)五、坤(太阴)六,遇三及六应该变。

  实际情况: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江苏东部海安县青敦遗址1979年出土的几个六爻的数字卦,只见一至六。

  附:阴阳四象与阴阳六象比较图

  2、后来用数为四至九。

  理论:论先阴后阳,调整为,震(少阳)七、兑(阳明)八、乾(太阳)九,遇六及九应该变。

  实际情况:殷周时期的,不见二和三,而且刘氏考论,1950年出土的四盘磨三卦卜骨,及1980年出土的小屯南地四卦龟甲,都是变六变九,而且四卦龟甲刻有"阜六阜九",康殷《文字源流浅说·释例篇》解释"阜""表示升降运动"。

  3、后来用数里四简写为一,在此特殊记号系统里熟悉者不会认错。--后人不知则会错译。

  4、出现过二次的十字应该是某人对七字的潦草写法,熟悉者不会认错。

  5、所谓周代后期见"六"不见"五",其所谓"六"(∧)字只是峰形阴符。四象筮法不用五和六,取代了六象筮法。

  出版的出土文献显示:王家台秦简《易占》阴符写作"∧",马王堆帛易阴符用另外的记号"┛"。可见人们表述方式的灵活性。

验证一:四盘磨"隗魁"卦骨例

  该卦骨是1950年在殷墟四盘磨出土的三块卦骨(未必是为了"卜")之一,刻有数字组及系文,唐兰解释为"七八七六七六曰隗"、"七五七六六六曰魁",一般学者接受此释。

  刘氏《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分析:"七八七六七六曰隗",为遇未济之大有,"七五七六六六曰魁",为遇否之乾;隗、魁是释义或特殊的吉凶占辞;隗为高山,表示高大,与嵬、巍相近,而《周易·序卦传》以"大"释大有,一致;魁为首领,而"乾"为首为首领,一致。证明殷易也变六变九,但其特点是以变卦为"主"卦,由"客遇卦"到"主体卦"。

  古文献的两种解释,在此一致,其解释很圆顺。而张论不能解释此"隗魁"的出现理由。

验证二:小屯南地四卦龟甲例

  1980年在殷墟小屯南地发掘出四卦龟甲,比较二种解释,六象筮法论的解释才符合刻文"阜"字的含义。

  四卦:甲首为上顶,左上为七七六七六六(旁刻"贞吉"),左下为五组横画(旁刻""字,为"友"字一种上古写法),右上为六七八九六八,右下为六七一六七九。甲首下部的中间刻有"阜六阜九"字。

  冯时《殷墟"易卦"卜甲探索》 解释:以数字卦翻译的常规,奇数对阳爻,偶数对阴爻,对应周易卦名,右上"六七八九六八"为"蹇",右下"六七一六七九"为"兑",左上"七七六七六六"为"渐",左下五组横画,对照《易经》坤卦"朋"字,依据"朋"、"友"同义,释为"坤"卦,"阜"释为大。冯氏认为卦甲是古代栻盘。

  刘氏《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解释:依据六象筮法论,右上"六七八九六八"为"遇蹇之涣",右下"六七一六七九"为"遇节之巽",其中"一"是"四"的简写,左上"七七六七六六"为"遇渐之乾",左下五组横为"坤"卦,"阜"释为"梯变"。又分析:"巽"、"乾"、"坤"三卦在后天八卦位,"涣"在"重八宫"的艮宫方位;该龟甲属于水龟、北龟,使用时应该是甲首向北;"重八宫"属于京房易(《汉书》云"京房……独得隐士之说"),后世一般易术者不知,但清代人编写的《易隐》有保存。

  甲首的"阜六阜九","阜"字:康殷《文字源流浅说·释例篇》解释为"表示升降运动"。是变化,只有六象筮法论能提供一致的解释,在学术论证上是一种验证。学术论证看解释力高低。

宝物上数字卦的功能:符咒卦

  为什么陶罐等重要器物上刻着数字卦?这种数字卦与记录性数字卦本质不同,其存在是个谜题,没有议论过,但刘氏《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提出"符咒卦当大量存在于巫教社会",实际是解答这种问题。

  八卦宝镜在后世长期流行,用作辟邪镇宅,就有符咒卦的因素,只是没有那么复杂罢了。

  商周某器物上数字卦附有祷文:

上古数字卦的筮法黑箱问题

  上古数字卦的筮法问题,多年里是黑箱问题。有些学者不了解刘氏理论,至今对复杂的筮数现象茫然不已。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论,提供了解释数字卦复杂图景的理论,但是否完全解决了这个黑箱问题,还有待学界进一步研究。

"清华简"《筮法》篇发现数字卦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1日第465期"数字卦存在发现新例证-"清华简"《筮法》篇或提供证据"报道:李学勤介绍,《筮法》篇的内容为数字卦,且十分令人费解,对研究者提出了新的难题。该篇简长45厘米,共63支,有数字编号,整理者暂时将其分成36节,各节间有密切关联。每节都有卦例,且都是数字卦。该篇详细记述了占筮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列举了许多数字卦作为占卜实例。这些数字卦的结构,与天星观简、包山简、葛陵简等楚简所记载实占的数字卦形式基本一致,因此,该篇的出现可能为数字卦的研究打开新的局面,也将给易学研究的进展带来新的契机。此外,《归藏》的卦名在该篇均可找到,楚简中的筮法与《归藏》的关系值得研究。 《筮法》编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辑,于2013年底出版。

"爻"的甲骨文字形记录的是数字八卦

  苏州大学徐山在论文《释"爻"》中认为:

  考释了"爻"的形义和声义,指出"爻"的字形记录的是数字八卦,"爻"在汉语言谱系中所属的根词是"雨"。符号八卦的原型为描绘"雨"状的图画。在八个三画单卦和六十四个六画重卦之前,有原始的四个二画单卦和十六个四画重卦的存在。八卦的八个卦名皆围绕着雷神崇拜而来,其中的功利目的则是求雨。从具体的雷神本源抽象出《周易》的"太极"。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数字卦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