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在2005年1月18日来自,经上海大学批准,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正式成立360百科。学院采用灵活的管理机制,由上海大学和上大昊海数码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校董会,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坐落于占地400余亩的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具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是国内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数码艺术学院之一,也是上海市第一所综合性数码艺术学院。2018年起,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停止一切招生工作。

  • 中文名称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 成立时间 2005年1月18日
  • 隶属 上海大学
  • 类型 艺术

管理机制

  学院主要采用灵活的管理机制,由上海大学和学院投资方--上大昊海数码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校董会,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任院长为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数码艺来自术教育委员会会长、中国参抓清展象二钟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华东秘书长仲星明教授。

办学方针

  两她杆年多来,学院牢牢根植于上海大学之沃土,以建成行业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优异、办学设施先进、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的专业性高等院校为目标,同时构筑中国数码艺术教育及数码艺术创作的国际交流平台,在汲取传统数码艺术教育养分的同时,大胆革新,锐意进取,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和创业能力,影响力日渐彰架校乎故想春显,已成为国内艺术院校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在中国数码艺术教育领域发挥着领跑者的榜样作用。

规模

  学院已招来自收本科生1570名,硕士研究生152名,专升本学生306名,在校学生现已达2000多名。

办学宗旨

  学院贯彻钱伟长校长提出的"拆除四堵墙,拓宽学生火硫氢官推知识面、加强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办学宗旨,走国际化、开放型、显特色、创品牌之路。国际化,就是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型,是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360百科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与月六约精吸以即陈苦国际、港澳台和国内著名儿端考收写保大学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显特色,就是彰显数码艺术教育特色,建立相对完整的与数码艺术相关常扬候刻预象气笑喜住的学科群;创品牌高前盾,就是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情微伯吸不触质量上打造学院品牌,气似在科研创作和文化产业上打造中国民族品牌。

教学部介绍

  动画教学部

  费议停远类击课阿突静包括三维动画、二维动画、游戏设计三个研修方向。

  本教学部集聚国内外动画领域著名的专家教授,运用国际先进的动画教学理念,精心培养具有丰富的想 象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熟练运用图形图像等软件进行设计创作,独立创作三维、二维动画短片,从事影视、广告构径啊引尼、游戏等领域多媒体动画编导和动画设计制作,能将艺术创作与现代技术完善结脚很岁周问扬合的复合型动画人才。

  影视艺术教学部

  包括数码影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房阳哥交双劳星型说又导和表演与主持三个研修方向。

  本教学部教学设施齐全,有较强的师资力量,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学艺坚盟年走觉多习平台,培养具备数码影视策划、编导、制作、表演与主持等方走速专装孔想面技能的专业高级人才,尤其重在培养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具备较强参到作田晶洲史德实力的人才。

  音乐教学部

  包括数码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两个研修方向。

  本教学部已建逐烟川毫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数码音乐教育体系,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有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歌唱家、钢琴口李件毛源激染额抗死手及键盘乐器演奏家等。经过三年多的成长,该教学部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已颇具影响,培养的学生已多次在国际国内专业比赛中获奖。

  艺术设计教学部

  包括印刷品艺术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玩具造型设计三个研修方向。

克范续苏晚由地电日跑  本教学部集聚海内外著名专家、教授,运用成熟的教学理念,结合大量的课外实践,培养具有完整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创作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种专业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能够将艺术创作与数码技术完善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公共艺术教学部

  包括公共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雕塑与动画造型四个研修方向。

  本教学部拥有一批海内外著名专家、教授,依托建设部公共艺术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培养城市雕塑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光环境设计、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城市音环境规划设计、城市水环境规划设计、会展设计等公共艺术设计人才,使其运用新的设计媒介探索与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共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文化经济教学部

  包括文化创意产业、艺术经纪、形象策略专业三个研修方向。

  为全国首创,聚集了海内外著名专家教授,旨在探索艺术与市场、艺术创意与市场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多方位、多角度来研究艺术与市场、艺术创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努力开拓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新领域,使学生成为既有创新意识又有实践策划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军式人才。

  基础教学部

  包括理论基础、造型基础和计算机基础。

  该部拥有一支较强理论与专业基础的师资队伍,并配备了Apple机房、数码写生画室、Hp图形工作站机房和多个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为培养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目标

  学院旨在培养既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社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既具有艺术创造能力,又能掌握数码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四创能力",即创意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和创业能力。

师资建设

  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3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25名,特聘兼职教授8名,有16名海外归来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他们中有国内外著名的导演、主持人、影视艺术专家、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动画师和数码艺术设计师等。

  动画教学部师资队伍

  张军

  动画教学部主任,三维动画专业方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863项目上海基地总体组副组长,美国Maya软件中国技术总监。从1988年起致力于计算机图形的研究工作,是目前亚洲少数几个通过了最高级别的认证并获得三门动漫课程的全球证书签发资格的教师之一。

  曾担任过电影《紧急迫降》 、 《极地营救》的制作总监与视觉特效总监,荣获1999年中国电影华表奖及2003年华表技术奖提名,被评为了2004年上海科委多媒体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蒋元瀚

  动画教学部常务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导演。多年参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及欧美动画影片的导演和前期设计工作。作品入围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设计前4名,参与导演电视剧《天上掉下个猪八戒》 、动画片 《哪咤传奇》 、 《小奇兵》 、 《无不想》 、法国动画片《WB》和《BLANC》 、美国动画片《泰山》 、加拿大影片《SAG》等,编写教育部"十五"计划高等院校重点教材《数码漫画》 。先后担任国际宏广动画等著名动画公司设计部导演。

  丁斌

  数码艺术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办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雕塑与动画造型工作室主任。国务院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雕塑艺术和动画造型设计,作品多次被多座城市收藏。"生命运动交响曲"获北京奥运雕塑大赛优秀奖,"城市交响曲"入选全国第十届美术展,被厦门市收藏。主编撰写"设计素描"、"书法标准教材"、"动画造型攻略"专著,开设主要课程有:素描、雕塑、动画造型设计。动漫玩具设计、玩偶动画设计等。

  刘军

  动画教学部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炫动卡通卫视副总裁,中国电视金鹰奖美术片奖评委。主要论著有《构建中国动漫产业走廊,实现长三角动漫产业深层互动》 、《"三跨"打造动漫产业链》 、 《动漫展会的营销之道》等。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上海市动漫产业发展规划、上海市普陀区建设"动漫长风"规划、中国童话节可行性研究、多媒体艺术运用领域研究等。

  王琦

  动画教学部兼职教授、中国最大CG门户网站火星时代创始人、总经理,著有三维动画学习系列图书《火星人》 。1993年即开始从事3DS的学习和发展,著有最早的三维学习系列图书《火星人》 ,为推动中国的三维事业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目前正致力于三维及视频类图书的研发工作。

  姚光华

  动画教学部兼职教授,国家一级影视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著有《动画分镜台本设计》(中国高等院校动画专业教材)。主要导演过的作品有《舒克与贝塔》 、 《太阳之子》 、《小和尚》 、 《西游漫记》 、 《说禅》 、 《神马与腰刀》 、 《超级球迷》 、 《精卫填海》 等,获多项大奖,在国内外颇具影响。

  杨晓林

  副教授、编剧,复旦大学博士后,动画教学部主任助理、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陕西教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西安外语学院西影影视传媒学院、西北大学学习并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电影艺术》等国家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创作和参与改编的剧本有30集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直道》 电影《生命诺言》 、 《守护灵魂》 、《李白之明月照长安》 等。主持2008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好莱坞动画电影研究》 ;主持2007年中国博士后第41批科研基金课题 《动画大师宫崎骏研究》 ;主持上海市教委2006年课题 《DV数码电影制作技术与市场化研究--以中国新生代电影为例》 ;主持2005年上海大学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课题 《中日美动画编剧艺术比较研究》 。曾参与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度课题《中国西部电影文化与产业化研究》 、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课题 《中国西部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项目《中国西部电影与西部文学的关系研究》 。主编《世界影院动画精品解读》 (上海大学出版社),专著有 《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2007年获上海市第20次社科学术出版基金资助,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与动画研究》 (国际华文出版社)。参与译著《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待出版专著有 《动画大师宫崎骏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及《好莱坞动画电影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毛方赛 助教(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硕士)

  诸 峰 讲师(扬州大学硕士)

  张 然 助教(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现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博士)

  王秀岳 助教(中国传媒大学硕士)

  贾晓彧 助教(天津美术学院硕士)

  魏天舒 助教(吉林大学硕士)

  徐 霁 助教(湖北美术学院硕士)

  王 敏 助教(中央戏剧学院硕士)

  动画实验室:葛凌蓝 任伟峰

  ..................................................................................................................................

  影视艺术教学部师资队伍

  刘秀梅

  影视艺术教学部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黑龙江省电视台先后担任主持人、导演和制片人。从教以来,完成多部专著,在国家权威刊物和核心期刊上发表作品30余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文学节目二等奖、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二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电视音像类)一等奖及最佳导演奖、最佳撰稿奖及文化部和其他多项省部级奖励。担任学院首部师生共同创作的数字电影《生死诺言》责任制片人,指导学生创作短片多部。

  张建亚

  影视艺术教学部兼职教授、国家一级著名导演。曾执导《红象》 、 《冰河死亡线》 、 《少爷的磨难》 、 《绑架卡拉扬》 、 《义胆忠魂》 、《三毛从军记》 、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等影片,屡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其他各种奖项。其作品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对中国的喜剧电影和儿童电影具有探索性意义。他运用现代数码科技手段拍摄的电影《极地营救》、 《洋山大港》 ,成为中国数码影视的先锋作品。

  林栋甫

  影视艺术教学部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员。我国著名的配音演员,节目主持人,话剧演员和影视演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过著名配音演员尚华、苏秀、邱岳峰等名家的指点,曾经为《鹰狼传奇》 、 《浮华世家》等500剧集影视剧配音。主持过上海电视台的《智力大冲浪》 、浙江卫视 《人生AB剧》和中央台的《历史长河》 、《歌声百年》 、 《猜想祖先》 系列节目。曾经被香港媒体评为2002年度最有品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演过话剧《艺术》 、 《背叛》 、 《美国来的妻子》 、电影《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和电视剧《黑冰》等。

  赵勇

  影视艺术教学部教授、国家一级导演。执导过电视剧、电影200余部(集)。

  曾多次荣获中国金鹰奖、国家电视艺术"飞天奖"及国际"亚广联"提名奖。有多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省市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近期导演的学院首部师生共同创作的数字电影《生死诺言》已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公映许可,并得到文化部的好评。

  刘兆君

  副教授,数码影视制作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先后任导演、摄像师及影视美术设计师,参与拍摄的电视剧《隆冬》获第七届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最佳摄像奖"、 MTV《两团火》获中国音乐电视94MTV大奖赛"金奖"、电视剧《太阳出山岗》获第十七届中国大众电视剧金鹰奖"最佳短片奖"、电视纪录片《长子李秀男》获中国第七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羊城杯)优秀奖、电视剧《有爱的日子》获2002年度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电视剧《世纪公民》获2001年度中国电视剧"五个一工程奖"等影视类国家级最高奖项。 出版《数码摄影技巧》 、 《走向数字影像》 、 《数字摄影讲义》 、 《DV家庭数字摄像完全手册》 、《Q版动物卡通形象》 、 《DV数字视频剪辑与特效快速上手》等专著及多部图片摄影画册。同时在国内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及近百幅摄影作品。

  王庆福

  副教授,博士1964年9月出生于河北吴桥,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93年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 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河北沧州地委党校与河北电视台工作,现为数码艺术学院影视艺术教学部专职教师。在《河北大学学报》 、 《江苏社会科学》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电视》 、《电视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在国内各种期刊杂志发表学术文章20余万字。参加国家级课题《中国现代社会思潮史》 (任天石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教育部课题《影视艺术》 (周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先后参与策划《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获中国电视金鹰奖)、编导《中国名人故里》 (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主创《中国河北》栏目(获中国电视彩虹奖)、编导《世纪年轮》(获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编导《燕赵龙文化》 (获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

  海 阔

  浙江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参与编著《20世纪新诗论著提要》和《中国新诗年鉴》,合著《大众传媒通论》 ,专著《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 ;在国内核心期刊、美国、香港和台湾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十数篇,其他报刊文章近十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其他课题四项;曾任《中国传媒报告》编辑。

  吴丽娜

  讲师,博士。武汉大学中文本科毕业,获得武汉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硕士、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博士。现为学院影视艺术系影视编导工作室专业教师。2005年3月,加入北京大学艺术系创造社(影视剧本创作团体),创作电视剧《回音》第25-27集;2005年8月,为国内第一家全三维动画制作公司广东爱威影音制作有限公司动画部创作《威威猫》系列动画片4集;2005年9月,创作校园题材电视剧《女生日记》第21集;2005年12月,为湖南卫视金鹰卡通春节动漫晚会创作贺岁动画短片《月球上的新年》 ;2005年12月,受邀参与热门网络小说《我的老婆是买的》电视剧改编策划会;2006年3月,创作大型电视剧《结婚进行曲》中老中青三代的人物小传;2005年5月在北京电影学院学生毕业作品《虹》中,担任主角。曾先后在《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 、《戏剧之家》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戏剧》 、 《中国艺术教育》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研究生学刊》 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编辑《丁玲作品精选》一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周倩文 助教(上海戏剧学院硕士毕业,复旦大学就读博士)

  潘璋敏 工程师(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毕业)

  吕永华 讲师(南京大学硕士)

  姜 斌 助教(南京艺术学院硕士)

  潘晓斌 助教(南京艺术学院毕业)

  ..................................................................................................................................

  艺术设计教学部

  仲星明

  数码艺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数码艺术教育委员会会长、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华东秘书长、中国动画学会理事、中国玩具协会理事。首届中国优秀包装设计师。屡获"世界之星"、"中国之星"、"华东大奖"等殊荣。主持和承担教育部"十五"及"十一五"重点推荐教材《数码漫画》 、 《电脑游戏基础设计》 、《数码图形设计》 、 《二维动画艺术与数码技术》 、 《网络信息检索与运用》 、《数码立体造型》的编著,出版《印刷工艺与装潢设计》 、 《现代印刷工艺学》 、《工艺制作实践》等多部专著及《美的创造》丛书,同时在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几十篇。

  王易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易字友(有)富、号易公,著名诗人、书画家。中国学院奖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学院奖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理事兼色彩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澳门国际数码电影节暨技术博览会副主席、 中国国学文化讲坛组委会秘书长、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顾问专家 。主编出版:《中国学院奖数字绘画作品集》《中华国学传世藏书》、《四书五经》、《二十五史》线装书局出版;《中国学院奖年鉴》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续资治通鉴》、《当代中学生百科全书》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史记》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97位中国书法家合书香港基本法》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绘画作品:《吹鹰笛的塔吉克人》(版画)、《塔吉克老人》(版画)、《人体》水彩、《荷花》系列(国画)作品等。

  蔡顺兴

  艺术设计教学部常务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赴荷兰顿巴设计公司(STUDIO DUMBAR)学习平面设计。作品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发表论文、作品30多篇(件),专著《编排》一部。

  林盘耸

  艺术设计教学部兼职教授。中国CIS年鉴副主编、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标志设计及决选评委。被誉为大陆和台湾地区CIS策划的大师,曾先后为台湾公共电视、大华证券、中华邮政、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中国石化等多家企业导入CIS。编著《企业识别系统CIS》 、 《CI实战手册》 、 《CI识别手册》 及《设计观点》等CIS策划专著。先后发起"亚洲CI联盟"、"中国CI列车"系列讲座,曾出席 "北京申办2008奥运形象"及20世纪华人设计百杰展等演讲及活动,并在北京、澳门、香港等地举办林盘耸设计展等个人CIS设计展览会。

  韩懋豪

  工业造型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来西亚/中国/香港InspireLabs公司设计总监。曾担任过台湾-美童玩具公司玩具设计师、马来西亚-美国AVNET公司工业工程师、新加坡-美国 MOTOROLA公司资深工业设计师、中国-美国ALIAS公司资深工业设计技术顾问。主持了Motorola汉显呼机系列,太极388手机等造型设计、Mitsubishi多款新车型Class-A工业造型曲面制作以及GM多款新车型Class-A工业造型曲面制作。荣获Flyswatter for living – 2004 Singapore Design Award 设计奖。研究方向为玩具造型设计和交通工具造型设计。

  高俊

  文化经济教学部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梅高公司总裁、美国国际广告学会评委、中国包协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多年致力于品牌营销和传播策略的研究,是"品牌圈脑理论"和"品牌生态理论"的创立者。其领导的梅高公司以创建中国的国际品牌为使命,成为中国企业"成功行销的全程策略伙伴"。曾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行业评比,屡获殊荣。2003年荣获"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及"中国广告业年度十大广告公司经理人"称号。

  耿凌艳 讲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

  蒋 龙 讲师(日本京都造形艺术大学硕士)

  荣晓佳 讲师(日本京都造形艺术大学硕士)

  刘 佳 讲师(南京艺术学院硕士)

  苏 恒 助教(南京理工大学硕士)

  张 捷 讲师(华东理工大学硕士)

  韦 萍 助教(上海大学硕士)

  ..................................................................................................................................

  公共艺术教学部师资队伍

  黄建生

  数码艺术学院院长助理、科研办主任、公共艺术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室内艺术专家委员会成员、室内高级建筑师。多次荣获全国室内设计大奖和省部级表彰。作品入选"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优秀作品"和"首届中国室内设计手绘表现图作品"。研究方向为景观艺术设计和室内艺术设计。开设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立体造型、设计表现、室内及景观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钱大经(美国)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上海大学公共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大纽约华人艺术家协会绘画部负责人,曾任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分会会员、江苏壁画协会秘书长、江苏油画协会会员、南京1912文化休闲街区景观提升总策划人。作品《四月雪》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我爱中华》参加第五届全国美展并获银质奖。受南京市政府委托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的大型浮雕,入选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曾举办纽约CHINA HOUSE画廊首次个展,多次参加纽约苏荷画廊海峡两岸邀请展、纽约林肯中心画廊组合展、中国南京博物院邀请展等。

  翁剑青 公共艺术教学部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副教授、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公共艺术理论研究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研究方向为中外公共艺术理论与发展、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历史与理论。著有《城市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等著作。先后在艺术与人文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有美术及设计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

  严晓勤

  公共艺术教学部副主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主任。

  建筑与环境艺术系高级工程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设计。

  参与主持了多项海内外中国古典园林、古建筑、现代城市景观及城市绿地系统、风景区项目的规划、设计、论证。近年完成的主要项目有南京高新区园林景观规划,南京江宁东山公园总体规划,乌鲁木齐丹凤朝阳阁及广场,安徽三祖寺、山谷流泉总规划,南京中国人家高尚墅景观设计,澳大利亚墨尔本Cohen广场棂门、唐人街改造等等。

  任飞

  公共艺术教学部建筑与环境艺术系专业方向主任,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

  承担过的主要工程设计有上海春申跨世纪住宅示范区–规划设计、新狮城、湖南长沙报业中心、上海水务局办公大楼、上海工业党校教学大楼、上海爱景商业广场和承德世纪城居住区等。

  曾获95住宅上海市推标成果优秀设计奖、全国设计竞赛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住宅)三等奖等设计成果奖。

  张苏卉

  清华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曾发表《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艺术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从城市的人文内涵谈北京2008奥运城市艺术形象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等学术论文。多次参加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初 旖 讲师(清华大学硕士)

  隋 洁 讲师(上海大学硕士)

  张照辉 助教(鲁迅美术学院硕士)

  林 莹 助教(中央美术学院硕士)

  姜 华 助教(吉林大学硕士)

  邵静涵 助教(江西师范大学硕士)

  靳文杰 助教(上海大学硕士)

  何晶晶 助教(武汉大学硕士毕业)

  ..................................................................................................................................

  文化经济教学部师资队伍

  林采霖

  文化经济教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台湾中华形象研究发展协会理事长、中国包协设计委员会特邀委员。

  有形象策略、形象营销、设计经营、文化战略等实务经验16年,研究方向为形象策略、形象营销、设计经营、文化战略和文化创意产业。

  主持参与台湾省政府CIS专案设计等大量成功的案例,曾获台湾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优选奖、台湾形象设计银奖、台湾创意之星标志设计类金奖、中国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大赛广东区铜奖等。

  杨夏蕙

  文化经济教学部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上海大学公共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台湾著名设计师。

  在台湾设计界从事设计工作40年。

  台湾形象策略联盟策略总监、中国包协设计委员会特邀委员、台湾中华形象研究发展协会顾问、中国包装与设计杂志编辑顾问。曾先后编辑出版台湾第一本设计家名录、设计家作品集以及媲美欧洲先进水准的彩色精装设计10年鉴;创办了台湾最高水准的《设计界》杂志和台湾第一家美工设计职训班,并首创群联盟形态,为两岸广告业及设计界提供了人才资源及作业支持服务。

  高中羽

  文化经济教学部兼职教授、清华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聘请专家、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空间艺术研究所--北京奥运城市形象规划顾问、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城市形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全国市级电视广告联席会高级顾问、国际商业设计师协会中国总部专家、中国包协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设计年鉴"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经营文化软战略与企业系统形象设计。主要研究课题有品牌经营、系统形象整合设计、企业经营生态事理文化、城市文化与形象建设的理念与策略等。主要著作有《经营与形象》、《视觉表现28谈》、《重整元点》、《事等。主要著作有《经营与形象》、《视觉表现28谈》、《重整元点》、《事理探索》等。

  孟 建

  文化经济教学部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常务副会长。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视觉文化传播、影视艺术等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出版《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等专著、编著二十余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类)基金项目《视觉文化传播研究对一种文化理论的阐释》;

  国家体育总局项目《2008奥运会:中国对外形象传播战略研究》;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0世博会:上海形象竞争战略研究》等。

  

  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经济教学部主任助理。

  曾参与编写国家"十一五"教材 《图形设计与联想》,发表的主要文章包括:《艺术智能--艺术发生问题的另一个视角》、《启发式艺术教育》、《想象性游戏的价值研究》、《不会艺术的儿童--早期教育中艺术教育的问题》、《科技美学的现实意义:倡导宜人"环境"设计》、《李渔的园林美学》等。

  李 敏 讲师(湖北美术学院硕士)

  纪海燕 讲师(东京学艺大学硕士)

  秦 川 助教(苏州大学硕士)

  李 倩 助教(南京大学硕士)

  宋 瑜 实习助教(上海大学在读博士)

  基础教学部师资队伍

  孙修恩

  基础教学部常务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课题项目《殷商青铜器陶范艺术研究》、河南省首批网络课程工程建设资助项目、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及参与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等。

  主编参编《永恒艺术魅力的探寻--中西绘画鉴赏比较》等多部著作。

  多幅作品参加国家级、省级展览,作品曾入选2004年"第十届国家美术作品展览"和全国第二届体育美术作品展。

  学术论文和作品屡次在国内获奖。

  穆家善

  基础教学部兼职教授。

  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院长、蒙哥马丽学院中国画兼职教授、英国剑桥国际人传记中心终身国际艺术顾问、美国国家传记研究院艺术顾问、美国美术考级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艺术收藏年鉴》编委、《中华风骨--二十世纪名画》编委、《走近当代大师》编委会顾问、《中国艺术大家》国际编委、《走近书画大家》国际编委、《中国书画三十年史志》国际编委。

  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屡获大奖。

  作为唯一获得中国教育部三届"春晖计划基金"的旅美艺术学者,先后应邀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 波斯顿大学、马里兰大学、维廉大学等28所美国著名高校以及南京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50余所高校讲学。

  被美国政府三次授予"联邦艺术教育家奖",并获得美国二十世纪成就奖、杰出亚洲艺术家奖、华盛熊猫雕塑彩绘艺术设计大奖、第17回日本国际水墨画邀请展大奖等十余项国际大奖。

  其艺术成就被载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录》、美国《国际最有影响力五百人》、中国《一代名家》、《中华美术大师》、《走近当代大师》、《中国艺术大家》、《中国书画三十年史志》、台湾《世界华人美术年鉴》等历史文献。

  朱洪举 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耿明松 讲师(清华大学博士)

  张典华 讲师(西南科技大学硕士)

  汤宁容 讲师(南京艺术学院硕士)

  李运团 讲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

  路永泽 讲师(苏州大学硕士)

  何振华 助教(上海大学硕士)

  张良军 助教(上海大学硕士)

对外交流

  学院被上海市和上海大学确定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重点学院。创办以来,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知名院校和港澳台多所院校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推动了对外教育合作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间文化艺术的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