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非洲统一组织

非洲统一组析府么左山染织是1963年5月22日至26日,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25日会议通过并签署《非洲统一组织来自宪章》,成立了非洲统一组织。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加强非洲国家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合作,保卫非洲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促进国际合作。

1999年9月9日,非洲统一组织第四届特别静劳争唱房承首脑会议通过《锡尔特宣言》,决定成立非洲联盟。2002年7月,非洲联盟正式取代非洲统360百科一组织。

  • 中文名称 非洲统一组织
  • 外文名称 Organisation of African Unity
  • 建立时间 1963年5月25日
  • 成员 53个(2001年)
  • 地区 非洲

又毫议旨原则

宗旨

  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外交、经济、文教、卫生、科技、防务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解叶预进倍陆式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在对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给予应来自有的尊重情况下促进国际合作。

合作领域

  1、政治与360百科外交 2、经济合作,其中包括交通装书运输方面 3、教育与文化方面 4、卫生保健与营养方面 5、科学与技术方面 6、防务与安全方面

原则

  各成员国的主权一律平等,不干涉各国内政,组中各个主权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和独立生存的不可剥夺的权利,通过谈判、调解、和解或仲裁,和平解决争端;无保留的谴责一切形式的政治暗杀及对邻国或其他国家所进行的颠覆活动,彻底献身于完全解决仍未独立的非洲领土,重申对一切集团的不结盟政

成员

  53个(2001年):阿尔及利亚、埃法入及、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多哥、厄立特里亚、佛得角、冈比亚、刚果(布)、刚许每矿脸果(金)、吉布提、几内亚、几内倒矛怀亚比绍、加纳、加蓬、津巴布、喀麦隆、科摩罗、科特迪瓦、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卢旺达、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求斯、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塞舌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斯威士兰、苏丹、索马里、坦实天十触顺注桑尼亚、突尼斯、乌干达、赞比亚、乍得、中非,以及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在1984否知年11月非统第20届首脑会议上被接纳,原成员国摩洛哥遂宣布退出非统组织)。

主要负责人

  师低苗深抓洋首脑会议和部长理事会应届主席分别由每次会议选出。第37届首脑会议执行主席为赞比亚总统弗雷德里克·齐卢巴(FREDERICK CHILUBA)。秘书长阿马拉·埃西(AMARA ESSY,科特迪瓦人),任期一年(前秘书长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在三次连任后于2001年7月卸任)。

总部

  秘书处设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组织机构

  (1)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最高权力机构。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必要时可召开特别会议;全体成员国的2/来自3构成法定多数。一切决议均以2/3多数作出决定。

  (2)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的外交部长或其他部长组成,每年举行两次例会,并负责筹备首脑会议。

  (3)秘书处:常设机构。设1位秘书长和5位副秘书长(分别来自东、南、西、北、中部非洲)。秘书长由首脑会议套吃持星国半任命,任期四年。

  (4)调均对同六货停、和解与仲裁委员会:1964年成立,设在亚的360百科斯亚贝巴。由首脑会议选出21人组成,任期五年,任务是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成员微编十国之间的争端。

  (5)三个专门委员会:经济和社养如滑会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委员会,防务委员会。

  (6)预防、处理和解决冲突机制:1993年6月成立,建有三个常设机构:即中央机构、和平基金、处理冲突办公室。中央机构是领导部门,由11个非统成员国组成,每年改选一次;和平基金是财务部门,每脱富独机破开判年从非统预算中拨出6%的经费为其基本资金,并接收其它自愿捐款;处理冲突办公室负责收集信息和指挥行动,主要就当前非洲有关冲突的状况和处理办法提范倍山会区径呢春如素出技术性报告。

主要活动

  截至2001年底,共召开了37届首脑会议,前36届首脑会议地点(时间):开罗(1964.7)、阿克拉(1965.10)、亚的斯亚贝巴(1966.11)、金沙萨(1967.9)、阿尔及尔(1968.9)、亚的斯亚贝巴(1969.9、1970.9、1971.6)、升侵几指解怕斗拉巴特(1972.6)、亚的斯跟望即环践茶检亚贝巴(1973.5)、摩加迪伤套了否燃孩也燃沙(1974.6)、坎帕拉(1975.7~8)、路易港(1976.7)、利伯维尔(1977.7)、喀土穆(1978.7)、蒙罗维亚(1979.9)、弗里敦(1980.7)、饭顺内罗毕(1981.6)、亚的斯亚贝巴(1983.6、1984.11、1985.7、1986.7、1987.7、1988.5、1989.7、1990.7)、阿布贾(1991液见调营河斤含怀线语.6)、达喀尔(1992.6)、开罗(1993.6)、边征解配突尼斯(1994.6)、亚的斯亚贝巴(1995.6)、雅温得(1996.7)、哈拉雷(1997致张工.6)、瓦加杜古(1998.6)、阿尔及尔(1999.7)、洛美(2000.7)。1982年因各成员国在西撒和乍得等问题上有重大分歧,未能召开首脑会议。此外,该组织于1980年4月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召开了非洲经济问题特别首脑会议,1987年11月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非洲外债律刻话限叶她觉误紧问题特别首脑会议,1999年9月在利比亚港口城市锡尔特召开有关成立非探历激次洲联盟的第4次特别首脑会议,2001年3月在锡尔特召开第5次特别首脑会议正式宣布非洲联盟成立。

  2000年7月10日至12日,非统第36届首脑会议在多哥首都洛美召开。非洲53个成员国中,有33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应邀与会。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当选为本届非统执行主席。审议《非洲联盟章程》成为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尽快推动非洲国家在新世纪里加强团结与合作、共同寻求应对全球化挑战和实现非洲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与会国家领导人对非统秘书处法律专家和议员小组起草的《非洲联盟章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讨论,予以一致通过,并承诺待该草案得到非统三分之二成员国签署、批准生效后,非统将于2001年3月在利比亚锡尔特再次召开特别首脑会议,正式宣布成立非盟。非盟基本法草案的顺利通过,标志着非洲在联合自强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会议对非洲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给予了严重关注。在此次首脑会上,与会各国普遍认为,非洲要在21世纪实现发展和全面复兴,必须首先消除战乱和冲突;非洲国家应对非洲严酷的现状进行深刻自我检讨和承担应有的责任。会议着重讨论了塞拉利昂问题、埃厄边界冲突、科摩罗昂儒昂岛独立等热点,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强调加强非统预防、处理和解决冲突机制的作用;建议组建非洲维和部队,成立非洲和平和预防冲突学院,以培训调解和处理冲突的专门人才。萨利姆还倡导非洲国家实行有助于和平、稳定与安全的新政治文化,从根本上杜绝军事政变等违法行为。

  会议加大了对非洲贫困、债务、疾病和难民等经济、社会问题的关注。与会国呼吁非洲国家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协调消除贫困化行动,重视和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加紧探索南南和南北合作机会,同时希望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向非洲提供官方援助、直接投资、减免债务和防治艾滋病方面采取更大和更切实的举措,并能平等对待非洲难民。

  2001年7月9日至11日,非统第37届首脑会议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53个非统成员国中除科摩罗外全部派团出席,其中有38位国家元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等应邀与会。会议选举赞比亚总统齐卢巴为本届非统执行主席,同时选举科特迪瓦前外长阿马拉·埃西为非统新任秘书长,主要负责非统向非盟过渡。

  本次会议正式宣布非统向非洲联盟过渡,过渡期为一年,可视情延长。非洲联盟系非洲国家在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倡议下于1999年9月召开的非统第4次特别首脑会议上决定成立的,2001年3月非统召开第5次特别首脑会议,正式宣布非盟成立。但由于当时批准非盟章程的国家仅32个,未达到非盟章程生效所需的36国法定数目,非盟暂无法启动。2001年5月26日,非盟章程在批准国达到法定数目后正式生效, 非盟亦在本次首脑会上正式启动。非洲国家对成立非盟均给予高度评价,对未来非盟寄以厚望,决心将非盟建设成为具有比非统组织机制形式更高、更有效率和权威性、并拥有更广泛民众基础的全非一体化组织,以更好地完成领导非洲国家应对各种挑战、摆脱被边缘化命运、实现发展与复兴的伟大使命。

  会议同时审议并通过"新非洲倡议"(现为"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W PARTNERSHIP FOR AFRICAN DEVELOPMENT)。该倡议在南非、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三国提出的"非洲千年复兴计划"及塞内加尔总统瓦德起草的"欧米茄计划"等文件的基础上形成,其主要内容是:突出非洲国家对该计划的主导权;确定以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科技发展为重点发展领域的长期战略,争取今后15年内全非GDP年均增长7%以上和贫困人口减半;重视与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平等互惠的新型伙伴关系,努力争取西方向非洲国家提供更多资金和援助。该计划的通过获得与会国家的积极评价,它们普遍认为该计划将成为未来非洲国家发展与复兴的指针。

  会议密切关注非洲地区冲突、贫困和艾滋病等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积极努力。与会各国一致认为,非洲国家只有彻底消除战乱和冲突、实现和解与合作,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非洲复兴。会议强烈谴责6月中非发生的军事政变,一致决定对科摩罗现政权继续实行制裁,敦促卷入刚果(金)战争、布隆迪冲突的有关国家领导人密切合作,共同寻求结束冲突、恢复和平的有效途径。

同中国关系

  非统与我国关系友好。非统组织每届首脑会议召开之际(1966年-1969年除外),我国务院总理均致电祝贺。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2001年7月8日致第37届非统首脑会议的贺函中,高度评价非统长期以来为非洲的独立、解放、和平、发展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非洲国家和人民在新形势下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新挑战的努力;指出非洲联盟的成立显示出非统组织在胜利完成原有历史使命之后,将向更高程度的一体化方向迈进;高度赞扬2000年10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为中非双方在新形势下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开辟了广阔前景;称赞中国政府与非统组织之间建立起的长期、密切合作关系为中非人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并相信在新世纪里中国政府将继续与未来的非盟一道不断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

  2001年5月25日,非洲各国驻华使节举行招待会,纪念非洲解放日(即非统成立日)38周年。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出席并发表讲话。他高度评价非统组织成立38年来为争取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促进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及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赞扬非洲国家面对新形势带来的巨大挑战和自身不利处境,努力加强团结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相信在非洲国家的不懈努力下,非洲复兴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非洲大陆必将迎来一个和平、稳定与发展的新世纪;指出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为中非在新世纪进一步加强合作确立了良好框架,有利于推动中非之间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同非统组织的关系。2001年7月11日和12日,唐家璇外长、钱其琛副总理先后致电祝贺阿马拉·埃西当选非统新任秘书长。7月10日-11日,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作为中国政府特使,以"应邀嘉宾"身份出席了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的非统第37届首脑会议。同年,中国政府还向非统和平基金捐赠20万美元,用于其在刚果(金)的维和行动。

下设机构

  泛非邮政联盟

  泛非电信联盟

  泛非新闻社

  非洲国家电视广播机构联盟

  非洲铁路联盟

  非洲工会统一组织

  非洲体育运动最高委员会

  【发展演变历程】

  泛非主义与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

  追溯非统组织的发展演变历程,不能不提到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力和政治、经济独立的泛非主义思潮。泛非主义起源于美洲,扎根于非洲,其目的是反对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实现非洲的独立与统一。以此为基础的泛非主义运动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整个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泛非主义产生于19世纪晚期,它是美洲黑人反对奴隶制以及白人种族主义和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的产物。1885年,泛非主义思想最早由拉美加勒比海牙买加人马尔库斯·加尔维在列强瓜分其他大陆殖民地的柏林国际会议之后提出。进入20世纪,泛非主义的理论逐渐与美洲黑人和非洲人民的斗争实践相结合,从而开始形成一种有组织的运动,即泛非主义运动。1919年,在美国黑人知识分子杜波依斯的倡导下,57名代表(其中12名来自非洲)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泛非会议。巴黎和会主张改变非洲现状,提出让非洲人民自决,主张在原德国殖民地基础上,建立一个国际监督下的由非洲人管理的国家。经过多年的斗争,至二战结束以后,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泛非思潮进一步发展,以恩克鲁玛、纳赛尔、凯塔、杜尔、尼雷尔、卢蒙巴和博瓦尼等为代表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将泛非主义思想进一步具体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为各自国家赢得了独立。

  非洲统一组织诞生

  进入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获得了独立。20世纪60年代初,非洲独立国家已经达30多个。这些国家面临着共同的任务,那就是保护和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民族经济,支持未独立非洲国家的解放斗争。因此,非洲国家联合起来打击共同的敌人--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独立后,非洲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建立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同时支持未独立国家人民的斗争,实现非洲大陆的完全解放和复兴,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被迫从政治上撤出非洲后,正企图以新殖民主义的方式"重返非洲",从其他方面控制非洲,甚至对非洲新独立国家发动公开的武装入侵。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因埃及将英国长期霸占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对埃及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严重威胁非洲国家的独立和生存。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世界,积极向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的非洲大陆扩张渗透,以求将非洲国家纳入各自的势力范围,从而使非洲面临分裂和"巴尔干化"的危险。因此,非洲独立国家迫切需要联合自强,加强团结与合作。科特迪瓦总统博瓦尼就曾经大声疾呼:"我们需要联合起来",只有实现非洲大陆的联合和统一,"才有可能使非洲作为独立的大陆继续存在",才能确保非洲的完全解放和促进非洲的振兴。因此,非洲团结和统一成为非洲国家和人民迫切的愿望和需要。

  在争取非洲团结和统一的事业上,克瓦米·恩克鲁玛做了很大的努力。1958年4月,在阿克拉召开了第一届非洲独立国家会议,决定与会八国建立合作与团结关系。同年12月在阿克拉召开了第一届全非人民大会,专门讨论了非洲统一问题,号召非洲各独立国家联合为若干区域联邦或集团,以便最终建立"泛非联邦"或"非洲合众国"。1960年、1961年又先后在突尼斯和开罗召开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全非人民大会。这些会议为非洲的团结和统一铺平了道路。在此期间,区域性的联合迅速发展起来,但这些区域性集团对非洲统一的方式和程度有不同的主张,因而形成了一些各持己见的国家集团。

  1958年11月,加纳和几内亚宣布组成联盟。1960年12月,马里加入该联盟,形成了加、几、马联盟。差不多与此同时,原法属殖民地国家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象牙海岸(今科特迪瓦)、达荷美(今贝宁)、上沃尔特(今布基纳法索)、中非共和国、乍得、喀麦隆、刚果(布)加蓬和马尔加什等12国组成了"布拉柴维尔集团",其正式名称为"非洲-马尔加什联盟"。1961年1月,加、几、马联盟三国,埃及、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等六国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集会,反对美国干涉刚果(扎伊尔)的事务。由于非洲独立国家中出现了两个集团,时任利比里亚总统杜伯曼倡议召开非洲各国参加的会议来调解分歧。1961年5月,非洲国家首脑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开会,有20个国家参加(除了"布拉柴维尔集团"外,还有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索马里、多哥和突尼斯)。卡萨布兰卡集团拒绝参加会议。在蒙罗维亚会议上,以布拉柴维尔集团为基础形成了蒙罗维亚集团。由于在刚果(扎伊尔)问题以及非洲统一运动进程和方式等问题上存在分歧,非洲各独立国家分成了卡萨布兰卡集团和蒙罗维亚集团。蒙罗维亚集团各国确立了非洲各国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重申加强相互间的经济、文化合作,特别是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不急于谋求政治上的统一。它们被认为是非洲统一运动中的温和派。而卡萨布兰卡集团则制定了《卡萨布兰卡宪章》,主张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支持非洲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卡萨布兰卡会议还决定设立一系列机构,如非洲协商会议、技术委员会,另有政治、经济、文化和防务等各个委员会,非洲各国均可派遣代表参加,加强相互间的全面合作。这些国家被认为是非洲统一运动中的激进派。

  1962年1月,非洲各国在拉各斯再次召开非洲独立国家会议,除卡萨布兰卡集团,几乎所有非洲独立国家都出席了此次会议。会上,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发表了调解两个集团关系的著名演说,强调两个集团都主张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这是相互团结的基础。他号召两个集团必须抛开枝节问题上的分歧,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海尔·塞拉西皇帝的主张符合正在进行反帝反殖斗争的非洲人民的利益,因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会后海尔·塞拉西皇帝利用个人威望,进行了一年多的调停活动。1962年,刚果(扎伊尔)问题也因成立民族和解政府而得到初步解决,从而最终排除了非洲统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最终,在海尔·塞拉西皇帝的倡议下,1963年5月22-25日,31个非洲国家首脑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峰会。5月25日,30位非洲国家领导人签署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从而实现了近百年来非洲人民追求的非洲统一。这一天也被定为"非洲解放日"而载入非洲史册。

  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结束了非洲国家之间的集团斗争,使非洲国家走上了团结合作的道路。它推动了反帝反殖和反种族主义斗争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南南合作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非洲统一组织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