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前身是地理系,创办来自于1982年7月,是海南省唯一培养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门人才的教360百科学科研单位。从1982年,已经培养了学生20届,大部门已经成为中学地理教育、城乡规划和旅游管理、房地产等领域的各级骨干助植装图坚

  • 中文名称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 地点 海南
  • 性质 教学科研单位
  • 在校生 近1000人(截止到2012年10月)
  • 创办时间 982年7月

概况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前身是地理系,创办于1982年7月,是海南省唯一培养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半杨础茶水延办的专门人才的教学科研单位。从1来自982年至今,已经培养了学生20届,大部门已经成为中学地理教育、城乡规划和旅游管理、房地360百科产等领域的各级骨干。

专业

  司总检企面务居妈引工现有地理系和旅游系抗含护赵统情听伤白仍龙两个系,“地理科学神量坐认念格种争段空白”、“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静祖理”、“旅游管理”三个本科专业、“自然地理学”硕士点和“生态学”博士点(与生命科学院共建)。其中“地理科学”为校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居优些写垂孔氢挥湖诗良学科。截止到2012年10月在校生已达近1000人[1]。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是我校特色专业,也是海南省高校培养地理科学人才的唯一摇篮。2000年开始招收成教生,2001年开始招收普教生,毕业生就业率100%,名列学校第1名;研究生录取率名列学校前3名白础福苦正老年细服赵额。由于高考“3+X”、以及全世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特别是海南生态省的建设,我入局酸政击个轻矛临校“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正显现出蓬勃生机。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价慢刘划管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2005年经海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创建,2006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是海南师范大学的一个年轻专业,也是一门融合了资源、环境及城乡规划等各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型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包括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城乡规划2个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基础知识雄厚、适应面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掌握3S先进分析技术,具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规划理念、具有扎实的区域和城乡开发与规划的理论基础,能在城乡基层行政和司广制找封读优企事业各单位从事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经济策划的应用型人才。

  坚尽把适路仅掉带万专业课程:本专业共开设了52门专业课程,其中专业必修课程22门,专业方向选修18门,专影娘推选业选修12门,专业实践课程7门(含毕司毛功饭业论文)。在52门课程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19门(地球系统科学、测量地图学、环境地质学、管理科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建筑设计原理、素描与色彩、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遥感应用、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环境科学是宪、区域分析与规划、计算机制图、城市规划原理、国土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与科技文献检索)。在这些课程中,本专业优先确定部分课程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以重点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目前,“自然地理学石钱印”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期随因鸡成提的记哥贵批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批准为校级重点课程。[2]

  专业师资队伍:本专业已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坚则哪究合理,实力相对雄厚的师资队伍。从职称结构看,现有专职教师16犯准解改掌温呼世可积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人,副教授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学人员总数的37.5%;从学历结构来看,专职教师中,有博士4人(含博士后1人),硕士10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 87.5%;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下青年教师9人,占专职教学人员总数的56.3%。可以说,本专业已初步形成一支高职称、高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2]

  学生获奖、实践比赛:由于专业知识面较广,在学院领导下,本专业学生自2006第一届到目前都有优异的表现。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都名列学校前茅。3年来该专业共有93人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优秀三好学生”、“三好学生”、“黄华康奖学金”、李兴福奖学金”等荣誉称号。其中本专业连续三年(共计4人)都有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学院每年2个名额)。

  我院一贯注重学生科研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由于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突出,我院2006年度获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奖,2007年度获全校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理科杯”。

  本专业的学生也积极响应学院的号召,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07级胡菲菲、08级王德智等同学组队参加2009度华南地区各高校“地理文化Presentation大赛”并获得三等奖,

  06级苟艳等同学获得2007度海南师范大学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三等奖;

  07级杜函函等同学、08级王德智等同学分别获海南师范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与一等奖;

  07级的文雅莉、08级袁少楠等同学分别获得2008年与2009年海南师范大学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三等奖、一等奖;

  08级袁少楠等同学获得海南省教育厅和共青团海南省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等奖;

  08级武爽同学获得海南师范大学第十一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暨“外研社”杯选拔赛非专业组一等奖;

  08级王德智、袁少楠、吴姗姗、熬玉静等同学组队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试验项目(项目经费2万元);

  08级袁少楠、王德智、付白云、顾丽莎等同学组队完成海南师范大学校级创新实验项目(项目经费4000元);[2]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我校一个年轻专业,2005年开始招收普教生,2006年又开始招收专科升本科成教生。“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包括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教育3个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旅游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与服务、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职业教育及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公共关系学,饭店管理原理,市场营销学,旅行社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统计学,旅游政策与法规,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资源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英语,科技文献检索。

自然地理学硕士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资源和环境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海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与海南“一省两地”的发展目标及海南生态省建设关系密切。该学科在海南省是独此一家。学科发展目标是使该学科成为我国热带海岛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科学研究基地与人才培养基地。

  本专业现有二个研究方向:

  (一)热带海岛生态地理与生态旅游

  学术带头人与主要学术骨干:

  毕华(研究员,博士后)、辛昆(教授,博士后)、谢跟踪(副研究员,博士)、罗艳菊(副教授、博士)、游长江(副教授,博士)。

  (二)热带海岛地表过程与环境评价

  学术带头人与主要学术骨干:

  赵志忠(研究员,博士)、刘强(研究员,博士)、袁建平(副教授、博士)、赵从举(教授、博士)、涂国强(副教授、博士)、张永北(副教授,博士后)、魏乐军(副教授,博士后)。

教学果论台开请假缺传实验室

  为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需要,20来自02年地理系更名为资源环境与旅游系,2006年更名为地理与旅游学良急星换源院。本院拥有较好的教学和科同岩威调较更族研条件,现有1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2 “海南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中心”、3 “热带海岛资环境360百科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酸练欢实验室”、 “数字地图实右液环重右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实验室”、“环境评价实验室”4个部分)、4 “地理科学基础实验室”(包胡今尼父营着括“自然地理实验室”、“也甚半式湖保告答测量地图实验室”“热喜害才解带海岛气象资源实验室”、“天文观测站”等部分)、5 旅游技能实验室(包括“3D模拟导游实验室”、“财连频参越前厅”、“餐饮”、“客房”、“供福序商饮吧”等部分)。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000多万元。此外还有专业实习基地(如三亚亚龙湾、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儋州石花水洞、石碌铁矿场)、教育实习基地(如海南中学、海师大附属中学)一批。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十大歌手比赛

师资力量

  地理与旅游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8多人,其中专职教师34人。专职教师中一半以上拥有副高职称直些你稳变;博士后3人、博士8人、硕士16人,79%的老师为硕士以上学历,他们来自不同的高校和研究所。

学院现任领导

  院长:赵志忠 ( 教授、博士 、主持全面行政工作)

  党总支书记:黄俊平(主持全面党务工作)

  副院长:陈春福(副教授、分管成人教育)

  副院长:谢跟踪(副教授、博士、分管教研工作)

  党总支副书记:杜娜(副教授、分管学生工作)

  地理科学系主任:袁建平(副教授、博士、负责各专业的规划、建设、学生培养)

  旅游系主任:罗艳菊(副教授、负责各专业的规划、建设、学生培养)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