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包括必的传热研究室、工程热力学研究室、燃烧研究室、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室。1986年研究所获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来自被评为省重点学科,2008年工程热物理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 中文名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依托 重庆大学
  • 地点 重庆
  • 成立于 1982年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1. 能源与环境生物技术中的关键热物理问

  2. 界面现象和微尺度传输机理及特性

  3. 强化传热传质理来自论及工程应用

  4. 新能源技术及新能源动力装置系统

  5. 生物质能利用

  6. 制冷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技术服务范围

  热管生产工艺以及热管技术的工程应用包括三维内(微)肋管在内的高效换热元件以及高效紧凑式换热器的研制;

  电子元件360百科与微电子元件冷却技术开发(如微电脑、移动通讯设备微型散热器);

  组件式可再生钢-水热管换热器;

  有机废气生物净化技术;

  环保工程领域传热、传质研究与技术开发;

  般四望耐四高效工业干燥设备以及室内除湿和加湿设备研制;

  冶金、化工、电厂、制冷空调等领域内节能技术开发(如工业窑炉余热回收装置等);

  大功率可控硅风冷热管散热器;

  复杂流场、温度场数值模拟;

研究所实验室一角

  小型被动式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开发;

  生物制氢和厌氧发酵反应器技术;

  制冷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师资力量

  截止2009年底,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传热研究团队拥有在职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4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30余人。

  研究所所所长:辛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所章女胶事态你航副所长:廖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态稳  研究人员:

  朱恂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俊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丁玉栋米强博士

  王永忠博士

  王宏博士

  叶丁丁博士

实验基础

  至2008年,研究所拥有包括HP数采系统、高速摄影仪、红外热像仪、元素分析仪、气体成份分析仪、热线风速仪、全息干涉、激光测速、原子力显愿改排帝攻绿微镜、红外分光光度计、相差视频显微镜等测量手段,以及包括燃料电池、风洞、沸腾、凝结、单相对流、热管、电子元件冷却、干燥技术等实验系统装置。

  在原有实验室基础上新建有:界面现象与微尺度传输实验室、燃料电池实验室、微生物技术及传输现象实验室、强化传热传质实验室。

学术科研

科研项目

  研究所承担并完成了关于沸腾凝结换热强化、热管技术、封闭空来自间自然对流、微槽换热、高效强化传热传质技术、环境治理技术、妈侵免新能源技术、替代工质换热、多孔介质内多相流动与传输特性、管口高温硫化腐蚀保护、汽360百科车散热器、流动减阻等国家部委省市级纵向科态争据算陈矛总均孔研项目50余项,横向合作科研项目60余项。

  主要合作科研项目包括:

  上海宝钢4063M3高炉热风炉排烟余热热管回收装置、原一机部硅整流元件热管风冷散热器、都江电力修造厂热管生产技术、成都29所十号工程雷达出节算溶顶族书行波管微槽风冷散热核境位四力城谁急据石声器、卧引天然气脱硫工程废热锅炉管口热保护等。

  至2008年底,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

  完成或正在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微生物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多尺度热物理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光弥散载体的光生物膜制氢系统的传递及产氢特性

  国家自然科百谓甲酸完文学基金: 基于PDMS渗透膜的气液两相生物膜反应器内传递特性及生长代谢耦合作用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有可渗透边界和气体逸出的微小槽道内气液两相流动行为及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明盐束光照可再生阴极电子受体的循环式交盐晶多讲渐微生物燃料电池及传递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微流体系统中含DNA分子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光生物制氢中光生化转阿内岁缩跑能微委沙化和传输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含光生化反应的双无置重弥散结构多孔介质内多元多相流体流动与传输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湖形别危线飞拉养试架金项目: 微型直接甲醇燃破全亚坚曾料电池的双重弥散毛细多孔介质热质传输模型及特性

  国算向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梯度表面能材料上凝结液滴快速运燃鲜这按官氧胞明动机理与凝结换热强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填料床内多元多相生化反应体系传输过程的多相混合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微通道与微结构内的对流与相变传热传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水平管外膜状凝结换热强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必优鲜娘种对难金项目: 高热流密度下剧气样错了止千最住讲微槽结构表面的受迫对流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

  主安讲相白束右她零族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具有可渗透多孔边界的微小槽道内多相流动及传输特性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含生化反应的复杂多孔填料床内多相流动及传输特性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基于MEMS加工的微型燃料电池内热质传输特性研究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在微小槽道中的传输特性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厌氧制氢固定化细胞双重弥散多孔介质内多相流动及传输特性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采用多碘离子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内物质传输和电化学特性研究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新型三维扩展表面水平管内的凝结换热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 废气生物膜过滤器关键技术与新型高效生物滴滤装置研究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 具有高效破壳与集气性能的内循环自热式沼气反应器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燃料电池阴极流场内涌流液滴动态行为及特征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可再生阴极电子受体的电化学和传输特性研究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生物制氢生物膜反应器内生物膜的形成及传输特性研究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应用格子-波尔兹曼方法研究微通道中基于电渗驱动的组分混合及相关热效应

  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微型燃料电池内热质传输特性研究

  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污染土壤原位微生物修复过程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废气处理生物膜填料床内传输特性研究

  重庆市中青年科技专家基金项目: 汽车微散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

  重庆市计委项目: 电厂脱硫系统仿真系统技术开发

专利与书著

  (1) 美国发明专利 Rapid Vapor Generator, US6,169,852 B1; 2001.

  (2) 中国发明专利 光电式液体表面浮油层厚度在线测量方法和系统,CN101042297,2007.

  (3) 中国发明专利 一种高效产氢光合细菌菌株,CN101050443,2007.

  (4) 中国发明专利 一种具有产氢行为的光合细菌菌株, CN101050444,2007.

  (5) 中国发明专利 一种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制氢的方法, CN101041832,2007.

  (6) 中国发明专利 内置导光散射柱的光生物制氢反应器, CN101020890,2007.

  (7) 中国发明专利 微槽透光板式光生物制氢反应器,CN101020889,2007.

  (8) 中国发明专利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及其在线测量微生物膜厚度的方法, CN101021596,2007.

  (9) 中国发明专利 一种具有产氢特性的光合细菌菌株的培养方法,CN101063098,2007.

  (10) 中国发明专利 在线测量生物量浓度的光纤传感器系统, CN101042327,2007.

  (11) 实用新型专利 电采暖器, ZL 95 2 41936.X, 1996.

  (12) 实用新型专利 光电式生物菌悬液浓度传感器,200520033254.X, 2005.

  (13) 实用新型专利 光电式液体表面浮油层厚度在线测量系统,2005200100951, 2005.

  (14) 实用新型专利 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200620111585.5,2006

  (15) 实用新型专利 堆叠式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堆,200620111958.9,2006

发表的主要论文

  至2008年底,研究所相关人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部分被SCI、EI引用100余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