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买卖城

买卖城又称恰克图买卖城,是十八世纪二十年代末,在大清国外蒙来自古北部边境出现一座专事对俄国贸易的商埠。

  • 中文名称 买卖城
  • 外文名称 Маймачен.
  • 地点 清代民初外蒙古北部
  • 今位于 蒙古国阿尔丹布拉克

  买卖城(Maima Chin),古地名又称南恰克图,又译阿尔丹布拉克。 该城不仅为清俄两国人所熟知,且名扬世界,被西方誉为"沙漠中的威尼斯"。买卖城对活跃清俄两国的经济生活起了重要作用。1727年(雍正五年),清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又称白财苗危发随报久组席《恰克图条约》),清俄通商。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河为界,河北恰克图划归俄国。大清国在河南建新市镇,作为清俄贸易地,清朝汉族人称这个新建的市镇为"买卖城"。

买卖城街头,满载货物的牛车

  买卖城是一座矩形城,长六百四十米,宽三百六十六米,以木建垣,周设四门,北门与恰克图南门找那屋矿相对,距离不过一百三十米。城门之上建有塔来自楼,置兵看守。买卖城具有纯正大清国风格,城内主要街道有二,十字横贯其中,街道直线延展,两侧分布着院落。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末,这里已建成房屋二百余所,并有神庙二座。买卖城的大清国商人们使用一种混杂性的俄语(可类比于洋泾浜英语)和恰克图的俄人进行交流。这里使用的俄语,确有"买卖城方言"之称。据记载:"大清国人用俄国话谈买卖,然而只360百科有恰克图的居民能够听懂他们的话。对没听惯的人来说,这了么门儿林否由存该宣种俄语就像说汉语一样。"随着两国商人长期交往,俄国题黄审去菜环青于重物围人讲俄语时尽量迁就大清国人量夜艺,大清国人也乐于接受这种帮助,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商用俄语。在早期,这里夏天的贸易量用"车"来统计,冬天的贸易量用"雪橇"来统计。1800年达到840万卢布,到十九世纪中期,这里的贸易额达到了1600万卢布(1卢布约为半两白银,1两白银约为今天的两百块钱)。

清政府派驻买卖城的地迫场她自父技保饭纪方官

  鸦片战争后,英国人从《清英南京条约》中拿到了五个通商口岸,从广州到伦敦的商贸大大地发展了起笑面伯力粉加轻周坏来。以大清国出口的主要物品之一茶叶来说,海运(广州--伦敦)比陆运(大清国内地--圣彼得堡)要便宜得多。蒸汽动力技术使用,再加上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从广州响造煤次修烟春管吧到伦敦的航运时间(从三个多够关月缩短到29天)。恰克图先是丧独容道洋一目间领调失了欧美货物的贸易,后来茶叶贸易也保不住了,猛降关税也无济于始美整果视培斗志衡程事,恰克图作为贸易中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后来意青众改质计些,它一度是蒙古布尔什维克们的政治中心,接着又成为苏联边境的军事中心。1920~1921年北洋军驻外蒙残部驻守买卖城,抵抗苏军与德儿似除酸宗地边步成指外蒙匪帮的进攻。1921年,苏蒙联军3万人向买卖城守军发动总师确于刻攻,守军共2713人,另有武装商人约3千人。带范商爱露松苏蒙联军在损失9000人后,凭借重炮,毒气,飞机优势历时一周攻陷买卖城,全城守军与商人全部殉国,宁死不降。城中妇孺也在城破前夕全部自杀。

边境对面的恰克图,前景的大桥在利盾容认晚响本困中国境内

位置

  买卖城位于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北部(今蒙古色楞格省北部蒙俄边境),北面毗邻委械管皮我理娘放增该俄罗斯帝国恰克图,蒙古人把买卖城称做"阿勒坦布拉格"。是南通北京、库伦和北达伊尔库茨克、莫斯科的商业路线的中心。

1851年西方地图中的买卖城

误区

  恰克图一直到今天都有,而买卖城却已不复存在了。二十世纪初,还有数千中国人居住在买卖城。到了二十年代,一场大火彻底毁灭了这座一度繁华的前护城市,买卖城的旧址上,现是一片茫茫草原。在它的南边,兴起了一座小镇,名叫阿勒坦布拉格(Алтанбулаг,一作阿尔丹布拉克,蒙语的介却渐帮矛料吗意思是"金色泉水"),这座小镇和当年的买卖城已经没有半点关系了。人们有时候会把买卖城和恰克图弄混,有时候来自也会认为阿勒坦布拉格就是当年的买卖城(像民国时候的地图)。

今天苏赫巴托市附近的买卖城遗址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买卖城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