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96年,来自现已形成理、工两个学科门类以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办学体系。

学院设有360百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制药工程(生物)等4个本科专业。是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4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5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学院还拥有内蒙古唯一的发酵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招收发酵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

  • 中文名称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外文名称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简称 生科院
  • 创办时间 1996年
  • 主管部门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来自996年,现已形成理、工两个取般械解为措包几金春成学科门类的本科生、硕士研究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办学体系。

  学院地址:

  昭乌达路306号内蒙古农大新校区

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制药工程(生物)等4个本科专业。2006年成为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9年成为生物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成为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60百科、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4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5个二级学乐剂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为自调致犯校写加督法女比陈治区重点学科。学院还拥有内蒙古唯一的发酵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招收发酵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

科研基地

  现有内蒙古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来自1个,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内蒙古发发什领农牧渔业生物实验研究中心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农牧渔业部批准成立,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局分包实验室。此外,学360百科院在中牧金河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张助为读色妈套培含种公司、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仅弦井止王战印站、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金川保健啤酒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林西县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奥贝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6个校外实习、实训和科研基地,并在区内知名企业建宁到血举卷比打立了3个联合实验室和研究生科研工作站。

师资力量

  生命科学判林呼专市封盐深深学院现有教工81人,其中教授18人、副高2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物权二根百介直系口奏经导师29人、30位教师具有博排互热笑烟哪粒助士学位、25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有2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统苦证活高厚领型伤烧才支持计划",有6位态西快露作圆病教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支持计划";学院教师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胡积县此够屋呀板月特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内蒙古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188人、硕士研究生142人、博士研究生11人。

教授

  尹俊

  张立

  魏建民

  赵国芬

  段开红

  冯福环善望业县演阶冷升

  韩国栋

  曹贵方

  张峰

  刘惠荣

  李国

  韩冰

  陈有君

  王和平

  王茅雁

  王瑞刚

  同例降呀击焱如

  周欢敏

展地吃视著守教授

  曹俊伟

  丛靖宇

  李 蘅

  刘迎春

  杨丽华

  张子义

  杨 燕

  王志林

  肖红梅

  白薇

  宝力德

  额尔敦夫

  鄂迎春

志兵书杨思束元职让  田瑞华

  王桂花

  王玉珍

  姚庆智


讲师

  包海霞

  

  刘竟然

  李雪琼

  刘扬

  张占雄

  鸿彬

  张 东

  张占雄

  牧其尔

错井才宽岁  万永青

  宝力道

  陈玉萍

  郭慧琴

  刘春霞

  玛丽娜

  孟凡华

  孟建宇

  苏士

  王光霞

  吴凯峰

  邢燕平

  赵英哲


助教

   李国

副研究员

   李俊霞

助理征木奏改北友龙超变研究员

  刘羿羿

  任燕刚

  常亮

研究实习员

   李万春

高级实验师

  邵世勤

  李立民

  李淑芬

  马蓓

  马青枝

  索兰弟

  张建华

  张树军





实验师

  赵世敏

  武春燕

  张春林

  陶羽

  阿拉腾巴根

  霍 烽

助理实验师

  刘慧艳

  特日格勒

  孙丽鹏

  索培芬

科学研究

  在科研方面,绘制完成世界首例蒙古族人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和蒙古牛、蒙古羊、蒙古马和阿拉善驼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取得国内首次体细胞克隆绵羊成果。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科技支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自治区各级项目80余项,在研项目40项,在研项目总经费2766万元。在PLoS Genetics、JBC、The 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Blood、Plant Cell Reports、The Protein Journal等国际杂志发表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得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1项,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十余项。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

  研究年限

  主持人

  项目名称

  2008-2010

  冯福应

  富营养内蒙古乌梁素海不产氧光合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

  2008-2010

  王茅雁

  玉米钙调磷酸酶B类似蛋白家族基因的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与功能分析

  2008-2010

  陈有君

  半干旱区土壤湿度秩序稳定性研究

  2007-2009

  曹贵芳

  绵羊卵巢内ghrelin的研究

  2007-2009

  李国婧

  拟南芥AtCDPK1在抗病和抗非生物胁迫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2007-2009

  芒 来

  蒙古马性格候选基因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2005-2007

  周欢敏

  内蒙古绒山羊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

  2005-2007

  李国婧

  拟南芥液泡H+­-ATP酶c亚基基因在植物抗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

  2005-2007

  曹贵芳

  骆驼雌性生殖道内防御素的研究

  2004-2006

  宛 涛

  阿拉善荒漠区特有及特征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2003-2005

  曹贵芳

  蒙古绵羊绒毛生长周期中毛囊细胞凋亡的研究

  2003-2005

  周欢敏

  绒山羊皮肤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其诱导分化的研究

  2003-2005

  芒 来

  马咽鼓管囊的形态特征研究

  2003-2003

  宛 涛

  贺兰山山地特有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2001-2003

  宛 涛

  阿拉善鄂尔多斯生物多样性中心特有植物形态

  2000-2002

  李金泉

  周欢敏

  内蒙古绒山羊生长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

  2000-2002

  曹贵芳

  蒙古绵羊卵巢发生中生殖细胞凋亡的研究

  1999-2002

  王和平

  转半纤维素酶基因大肠肝菌在猪肠道中的高效表达

  1999-2002

  尹 俊

  抗真菌基因工程--植物防御基因在河套密瓜中表达

  ◆863/973/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部)

  研究年限

  主持人

  项目名称

  备注

  2007-2010

  李国婧

  高产优质高抗林木花草分子与细胞育种技术及品种创制

  863子课题

  ◆内蒙古重大科技专项、高科技项目(内蒙古科技厅)

  研究年限

  主持人

  项目名称

  2008-2010

  王瑞刚

  李国婧

  甜高粱秸杆生产燃料乙醇生物技术与产业化

  2008-2010

  周欢敏

  成年体细胞克隆马项目

  2005-2008

  周欢敏

  乳腺特异表达嗜热菌糖苷酶转基因牛的研究

  ◆内蒙古人才基金(内蒙古人事厅)

  研究年限

  主持人

  项目名称

  2005-2008

  段开红

  沙棘野生酵母分布及发酵机理研究

  2004-2007

  周欢敏

  成年体细胞克隆绵羊的研究

  2003-2005

  芒 来

  马奶与维生素B12发酵的研究

  ◆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

  研究年限

  主持人

  项目名称

  2006-2008

  李国婧

  有机磷农药污染的植物生物修复研究

  2001-2003

  芒 来

  马喉囊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学术论文

  生物工程学院代表性研究论文

  1、Yuzhen Wang, Taoyong Chen, Chaofeng Han, Donghua He, Haibo,Liu, Huazhang An, Zhen Cai, Xuetao Cao. Lysosome-associated Small Rab GTPase Rab7b Negatively Regulates TLR4 Signaling in Macrophages by Promoting Lysosomal Degradation of TLR4.Blood 2007,110(3):962-971

  2、Xiaochun Ge, Guo-Jing Li(co-first author), Shengbin Wang, Huifen Zhu, Tong Zhu, Xun Wang, Yiji Xia, AtNUDT7,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basal immunity in Arabidopsis, modulates two distinct defense response pathways and is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redox homeostasis, Plant Physiology, 2007, 145: 204-215

  3、Dongtao Ren, Kwang-Yeol Yang, Guo-Jing Li(co-first author), Yidong Liu and Shuqun Zhang, Activation of Ntf4, a Tobacco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during Plant Defense Response and Its Involvement in Hypersensitive Response-Like Cell Death,Plant Physiology, 2006,141:1482-1493

  4、Lide Bao, Shivani Chatterjee, Sabine Lohmer, and Dietmar Schomburg. An Irreversible and Kinetically Controlled Process: Thermal Induced Denaturation of L-2-Hydroxyisocaproate Dehydrogenase from Lactobacillus confuses. The Protein Journal, 2007,26(3), 143-151

  5、Yang Yan, Ma You-zhi, Xu Zhao-shi, Chen Xin-ming, He Zhong-hu, Yu Zhuo, M Wilkinson, D. H. Jones, R. P. Shewry and Xia Lan-qin. Isolation and expression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Vp-1genes in Chinese wheats. J. Exp. Bot, 2007, 58 (11):2863-2871

  6、Wang M.Y., Gu D., Liu T.S.,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a putative maize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 in Arabidopsis confers salt tolerance, Plant Mol. Biol., 2007, 65, 733-746

  7、Yang Yan, Zhao Xian-Lin, Xia Lan-qin, Chen Xin-ming, Xia Xian-chun, Yu Zuo and He Zhong-hu.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Viviparous-1 STS marker for pre-harvest sprouting resistence in Chinese wheat. Theor. Appl. Genet.,2007, 115:971-980

  8、Dugarjaviin MANGLAI. Ryuichi WADA. Hideki ENDO. Masamichi KUROHMARU. Toyohiko YOSHIHARA. Motoki SASAKI. Masa-aki OIKAWA and Yoshihiro HAYASHI. Macroscopic Anatomy of the Auditory Tube Divericulum (Guttural Pouch) in the Thoroughbred Equine---A Silicon Mold Approach---. Okajimas Folia Anat.Jpn.76(6),335~346,2000 (Equine Research Institute Report 2000: 65~66)

  9、Dugarjaviin MANGLAI. Ryuichi WADA. Masamichi KUROHMARU. Toyohiko YOSHIHARA. Atsutoshi KUWANO. Masa-aki OIKAWA and Yoshihiro HAYASHI. Histological and Morphometrical Studies on the Mucosa of the Equine Guttural Pouch (Auditory Tube Diverticulum). Okajimas Folia Anat,Jpn. 77(2-3),69~76,2000 (Equine Research Institute Report 2000: 66~67)

  10、Dugarjaviin MANGLAI. Ryuichi WADA. Masamichi KUROHMARU. Takeo SUGIURA. Toyohiko YOSHIHARA. Masa-aki OIKAWA and Yoshihiro HAYASHI. Distribution of Immunoglobulin Isotypes and Subisotypes in Equine Guttural Pouch (Auditory Thbe Diverticulum). J.Vet.Med.Sci. 62(9),1001~1003,2000 (Equine Research Institute Report 2000: 67)

  11、Dugarjaviin MANGLAI. Seiji HOBO. Toru ANZAI. Toyohiko YOSHIHARA. Ryuichi WADA. Masamichi KUROHMARU. Masa-aki OIKAWA. Atsuhiko HASEGAWA and Yoshihiro HAYASHI. Microbi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Analysis of Guttural Pouch Lavages Obtained from Apparently Healthy Thoroughbreds.J.Equine Sci.10(2),49~51,1999 (Annual Report of Equine Research Institute (ERI,1999 (7): 50)

  12、Feng Fu-Ying et al. Enhancement of fatty acid production of Chlorella sp. (Chlorophyceae) by adding glucose and sodium thiosulfate in culture medium.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5, 40:1315-1318

  13、Feng Fu-Yi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igment, Fatty acid and Membrane Lipid and Their Taxonomic Implication of Chlorella sp. 1061.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 2004, 35:453-458.

  14、Guo-Jing Li, Shucai Wang, Kai Xia and Xie Zhou, Effect of Yeast Elicitor and Salicylic Acid on Contents of Endogenous Plant Hormones of Ti-transformed Salvia miltiorrhiza Cell Aggregates,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03, 39: 27-32

  15、Liming Xiong, Rui Gang Wang, Guohong Mao, Jessica Koczan, Identification of drought tolerane determinants by genetic analysis of root response to drought stress and abscisic acid, Plant physiology,2006,142:1065

  16、Yang Yan, Zhao Xian-lin, Zhang Yong, He Zhong-hu, Yu Zhuo, M. S. Röder, Xia Lan-qin. Evaluation and validation of four molecular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pre-harvest sprouting tolerance in Chinese wheat.Acta Crop Science, 2008, 34(1):17-24

  17、Zhou H.M., Z. Yong. In vitro development of caprine ovarian preantral follicles. Theriogenology2000, 54(4): 641-650

  18、Zhou H.M. and Zhang. Y. Regulation of growth factors on in vitro growth of preantral follicles in goat. Domestic Animal Endocrinology 2005 28 (3): 235-242

  19、Zhou H.M., Liu C.X., Wang W.L, Heterospecific Nuclear Transferred Embryos Derived From Equine Fibroblast Cells and Enucleated Bovine Oocytes.Reproduction in Domestic Animals 2006, 41: 243-247

  20、Zhou H.M., D. Allain, J. Q. Li. Genetic parameters of production traits of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s in China. J. Anim. Breed. Genet. 2002, 119: 385-390

  21、Zhou H.M., D. Allain, J. Q. Li. Effects of non-genetic factors on production traits of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s in China. Small Ruminant Research 2003, 47: 85-89

  22、Zhou H.M. and Zhang Yong. Effects of growth factors on in vitro development of caprine preantral follicle oocytes.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 2005, 90: 265-272

  23、Zhou H.M. and Zhang Yong. Impact of growth factors on in vitro development of caprine oocytes at pre-antral stage. Reproduction in Domestic Animals 2005, 40: 161-165

  24、Zhou H.M. and Zhang Yong. In Vitro Growth and Maturation of Caprine Oocytes. Reproduction in Domestic Animals 2006, 41: 444-447

  25、Zhou H.M. and Guo Z.H. Heterogenous Nuclear Transfer Embryos Reconstructed by Bovine Oocytes and Camel (Camelus bactrianus) Skin Fibroblasts and Their Subsequent Development. In vitro Cell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Animal 2006, 42 (1): 16-19

  26、Zhou H.M. and Guo Z.H. Heterogeneous Nuclear-Transferred-Embryos Reconstructed with Camel (Camelus bactrianus) Skin Fibroblasts and Enucleated Ovine Oocyt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 2006, 95 (3-4): 324-330

  27、Zhou H.M. Chen Y.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of Cloned Embryos From Adult and Fetal Ovine Somatic Cells. Reproduction Fertility and Development 2007, 19 (1): 169

  28、Zhou H.M. and Jin S.Y. Ca cascade and Meiotic Resumption of Caprine Primary Oocyte.Reproduction in Domestic Animals 2007, 42: 555-559

  29、Islam M.S. and Zhou H.M.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utative epider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Cashmere goat fetus.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7, 17 (4): 302-308

  30、Islam M.S. and Zhou H.M. Isol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keratinocytes derived from Cashmere Goat Fetus. Tissue and Cell 2007, 39: 377-385

  31、Zhang D., Zhao J., Zhou H.M. Reconstruction of Heterogeneous Embryos by Human Somatic cells and Bovine Enucleated Oocytes and Isolation of Putative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Clones. Reproduction Fertility and Development 2007, 20 (1): 113-113

  32、Zhou H.M., Li B.S., Zhang L.J. Cloned Embryos From Horse Somatic Cells and Enucleated Bovine and Ovine Oocyt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Competence.Reproduction Fertility and Development 2007, 20 (1) : 113-114

实验平台

  生物工程实验室

  生物技术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测试分析实验室

人才培养

专业介绍

  生物工程(学制4年)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细胞工程、组织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等生物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基本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细胞工程、工程数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生物工艺学、发酵工程。

  就业方向: 能在发酵、酿酒、生物制药、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行业从事与生物工程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及营销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生物技术(学制4年)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技术以及环境生物技术等生物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基本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

  就业方向:可以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环保、生物制品、农、林、牧、渔、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科学(学制4年)

  业务培养目标:掌握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基本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 可从事农业、林业、畜牧、医药、食品、卫生、环保、商检等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学制4年)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物制药理论、设计以及技术工艺流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基本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药理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合成、发酵工程、制药工程与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有关制药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医药公司等部门从事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药物检验、新药报批、专利事务、医疗工程设计以及外贸、医药代表、营销等工作,也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检验所、中国知识产权局等政府部门任职。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801)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402)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401)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102)

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课程层次

  所属学科

  级别

  生物化学

  赛因朝克图

  本科

  理学生物科学类

  校级

  细胞生物学

  韩冰

  本科

  理学生物科学类

  校级

实习基地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定位站简介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该始建于 1979 年, 1992 年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CERN )的重点站, 2005 年正式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区位于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 43°38′N , 116°42′E ,海拔 1100 m )。该站以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温带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水、土、气、生等主要非生物和生物要素的长期监测;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生态学基础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特别是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退化草地恢复和人工草地建植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它是我国第一个在半干旱典型草原区进行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野外台站。不仅在国内外草原生态系统基础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科学地位,而且长期为我国半干旱草原资源的保护利用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模式和技术支撑。

  气候特征:

  在气候区划上,锡林河流域属于中温带亚干旱大区,其气候类型属于大陆性气候中的温带半干旱草原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由于多气旋过境,常有大风,夏季气候暖湿,而秋冬季受蒙古高压的控制,寒冷干燥。 ≥ 5 ℃ 的积温 2082 ℃ ,其稳定通过 ≥ 5 ℃ 的初终日期分别为 5 月 4 日 与 9 月 23 日 ,共 142 天。平均气温 -0.4 ℃ ,最冷月( 1 月)为 -22.3 ℃ ,最热月( 7 月)平均温度达到 18.8 ℃ 。光照资源比较丰富,全年光照为 2603.8 h 。年平均降雨量 350 mm 左右,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变化幅度常在 30 % 以上,最高年份达到 645 mm ,而最低年份不过 182 mm 。另外,降雨量月际间差异很大,主要集中于 6-9 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80 % 。

  土壤特征:

  受地质地貌、气候、成土母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以及植被特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本区土壤分布具有如下特征:( 1 )水平分布特征:由东南向西北黑钙土地带 - 暗栗钙土亚地带 - 淡栗钙土亚地带更替的规律,暗栗钙土是分布最广的土壤亚带;( 2 )垂直结构特征:具体是海拔 1600-1350 间,黑钙土,淋溶黑钙土,碳酸盐黑钙土; 1350 -1150 m :暗栗钙土,沼泽土,暗色草甸土; 1150 -902 m :淡栗钙土,盐化草甸土,草甸盐土。 (3) 土被结构的组合类型:锡林河流域土被结构的组合形式大体可分为四类,即丘陵土壤组合、熔岩台地土壤组合、沙地土壤组合和河谷土壤组合。

  栗钙土是本区的主要土类,其特征是具有明显的有机质和碳酸钙积累,土壤上部为栗色腐殖质层、中部灰色钙积层和下部风化母质层。腐殖层厚度一般在 30 -45 cm 之间,有机质含量 2.0-4.0 % 之间;质地较轻,多为沙土和粉壤土。该区栗钙土又可细分为:暗栗钙土、暗栗土、碱化暗栗钙土、沙栗土与栗沙土四类。

  植被状况:

  锡林河流域植物区系以达乌里 - 蒙古成分为主,古北极种也占较高比例,反映了草原与山地森林草原的特征,草原植被以抗低温的旱生草本植物区系为主导成分。植物种类包括种子植物和蕨类、苔藓、菌类、地衣类等孢子植物,其中种子植物 74 科 299 属 658 种(包括种下等级);多年生草本植物共 456 种,占 70 % ,其中有很多草原和草甸植被建群种和优势种。

  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是该区分布最广的植物群落,对欧亚大陆温带草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羊草草原的建群种是旱生根茎型禾草羊草 ( Leymus chinensis ) ,其次分别为大针茅 ( Stipa gradis ) 、 ? 草 ( Agropyron cristatum ) 和冰草 ( Cleistogenes squarrosa ) 等旱生密丛禾草,禾草是构成群落的主体,其重量可达群落总生物量的 80 % 。大针茅群落是以大针茅( Stipa grandis )、小禾草( Koeleria cristata , Agropyron cristatum 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旱生密丛禾草占显著优势,约占其生物量的 85% 。

  内蒙古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简介

  内蒙古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是北京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于2004年6月开始在托克托工业园区投资建厂,主营产品为畜禽用饲料预混剂黄霉素。该公司生产的畜用药黄霉素生产技术由德国赫斯特公司引进。

  该公司现有八个单体建筑,分别为发酵车间、提炼车间、质检中心、空压车间、水处理车间、干煤棚、综合库、综合楼。2006年,该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572万元,工业增加值1184万元,上缴税金20万元。该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控股公司北京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以募集方式于1998年12月25成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现有总股本3.9亿股,其中国有法人股2.7亿股,社会公众股1.2亿股。公司股票于1999年1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中牧股份,股票代码:600195。2004年11月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与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进行战略重组,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中农发集团成为中牧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动物保健品、动物营养品为主导产业的大型股份制上市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动物保健品生产企业。1999年8月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10月被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评为"中国动物保健品行业50强",2002年12月被国家九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2年12月被饲料工业协会评为"饲料百强企业"。长期以来,中牧股份一直致力于新型、环保、安全、绿色的高科技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开发,努力为中国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中牧股份在动物营养品行业,始终抢占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和市场两个制高点,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性能可靠、安全高效的饲料预混剂产品,每年销售的复合维生素产品可为全行业配置饲料700多万吨,"华罗"品牌已成为我国畜牧饲料行业的知名品牌,2002年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北京市著名商标"。中牧股份一直雄踞中国饲料百强企业前列。并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产品质量。

  中牧股份是我国生物制品产品品种最全、生产能力和产量最大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创新,中牧股份每年的动物疫苗生产量超过200亿羽头份,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中牧股份所属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已成为我国动物疫病防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禽流感灭活疫苗、猪链球菌病2型灭活疫苗的指定生产企业,在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中,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和主力军作用。公司在新产品开发以及生产工艺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保证了产品质量和产品更新。口蹄疫合成肽疫苗获得农业部一类新兽药证书,液氮马立克氏病活疫苗(CVI988)、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NF8株)和猪伪狂犬病灭活苗等一批新产品获得农业部三类新兽药证书,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NF8株)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7月,中牧股份以南京药械厂、郑州生物药厂出资与中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云南保山生物药厂、中国农业大学组建的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牧股份做强做大主业的重要举措。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乾元浩南京药械厂、乾元浩郑州生物药厂、中牧股份成都药械厂、乾元浩北京中海生物药厂、乾元浩云南保山生物药厂已率先通过国家兽药GMP认证。

  兽药作为中牧股份着力开发的动物保健品,在骨干项目的带动下,兽药产品不断取得突破,先后建成化学合成、发酵、中草药萃取三个兽药原料药生产基地,引进、开发并生产了黄霉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安全、高效、无残留、无公害的兽药类产品。其中氟苯尼考获得农业部二类新兽药证书,黄霉素预混剂、替米考星原料药及预混剂获得农业部三类新兽药证书。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7月成立,位于呼和浩特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拥有总资产20多亿元,有员工万余人。

  公司仅仅通过五年的运行,已经形成了具有蒙牛特色的、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了全国性的营销网络, 2002年10月19日,"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大会表彰的1999-2001年度中国超速成长百强企业(非上市、非国有控股)中,蒙牛乳业以1947.31%的成长速度名列榜首。

  企业已经形成了日处理鲜奶3000多吨的生产规模。企业已形成了年产液态奶117万吨、冰淇淋64万吨的生产规模,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100多个品种。蒙牛奉行"产品等于人品"的质量理念,追求出厂合格率为100%的质量目标,在创立初期的"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的情况下,经过短短五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蒙牛人有草原一样辽阔的胸怀,雄鹰一样高远的眼光,骏马一样驰骋的思维,哈达一样高尚的品格,跨入新世纪,实现2010年世界乳业领先品牌的战略目标。

  内蒙古金川保健啤酒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内蒙古金川保健啤酒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巴彦淖尔市重点骨干企业。"金川"商标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无形资产达 6.8亿元 。

  该公司生产的金川系列保健啤酒是采用河套优质矿泉水和经获专利的水处理技术及特殊工艺精酿而成,富含40多种宏、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等多家医学权威单位试验证实和数万名患者切身体验,具有健胃、抗疲劳、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为此,金川保健啤酒获得了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金川牌益生啤酒的"延缓衰老"功能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医学专家洪昭光教授归纳出金川保健啤酒三个保健功能是:保护胃粘膜;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并题词:" 养生保健,延寿十年"。

  金川保健啤酒是全国保健食品优秀品牌、绿色食品和国家重点新产品;由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焕然等人撰写的论文《中国金川保健啤酒的保健功能及机理的研究》作为中国啤酒业唯一代表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 2000 年世界啤酒大会,实现了中国啤酒史上零的突破;2003 年11月,公司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用金川保健啤酒进行"微量元素对机体应激反应的调节机理研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2004 年由于业绩突出金川保健啤酒高科技公司被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国西部开发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金川保健啤酒被评为"中国保健啤酒第一品牌"。2005 年公司被评为全国啤酒工业"十佳企业"。

  金川保健啤酒是纯天然矿泉保健啤酒,其用水与大城市水源相比,更具绿色环保特点,多年来以其新鲜、醇厚的口味赢得了广泛消费者的普遍赞誉。金川保健啤酒高科公司除了大力发展保健啤酒事业造福大众,还热衷于公益事业。 2005 和 2006 连续两年在巴彦淖尔市地区举办 " 孝敬父母双亲 "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型活动,为家乡父老乡亲做了好事,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形象,金啤高科公司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 10 万吨年销售量 , 5 年内将规模提升到 15 万吨以上,建成中国最大的保健啤酒开发、生产和出口基地!充分发挥独一无二的纯天然矿泉水保健啤酒的高新技术优势,以"关爱生命,保健为民"为宗旨,推广健康生活理念与饮食文化,弘扬 "健康的啤酒文化"。为全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办学理念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创建优良学风,增强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多年来连续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分队和自治区高校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面对新世纪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学院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建设需要,合理规划,形成以生物上、中、下游技术为内在联系的优化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区高层次生物科学人才的培养基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