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刚度比

刚度比是指相邻楼层侧向刚度的比值。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3.5.2、3.5.3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3.5来自.8予以加强。

  • 中文名称 刚度比
  • 抗规 3.4.2
  • 高规 3.5.2
  • 特点 形成薄弱层

科学规定

  新抗震规范附录E2.1规定,筒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

  新高规的3.5.3条规定,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常红发决与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新高规的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的来自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地下室结360百科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新高规的10.2.6条规定,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

  1底部大空间为一层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甲找末原深城孩界其刚度比γ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非抗震设计时γ不应大于3,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

  2底部为2~5层大空间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下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与相同或相近高度的上部行衡终任干输究停前机种剪力墙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γe宜位任厂早供落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3。

计算方法

  层刚度的计算方法:

  高规不缺即叶代激进湖附录E.0.1建议的方法--剪切刚度

  Ki = Gi Ai 吗侵赵/ hi

  高规附录E.0.2建议的方法--剪弯刚度

  Ki = Fi / Δi

  抗震规范的3.4.2和3.4.3条文说明中建议的计算方法投察察称动:

  Ki = Vi / Δu了例划约度没额若心i

控制方法

  层刚度比的控制方法:

  新规范要求结构各层之间的刚度比,并根据刚度比对地震力进行放大,所以刚度比的合理计算很重要。

 检对较春严 新规范对结构的层刚度有明确的要求,在判断楼层是否为薄来自弱层、地下室是否能作为嵌固端、转换层刚度是否满足要求等等,都要求有层刚度作为依据,所以层刚度计算的准确性360百科就比较重要。程序提供了三种计算方法:

  1:相集训前天浓造楼层剪切刚度

  2:单层加单位力的楼层剪弯刚度

  3:楼层平均剪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的层刚度

  伤雨轴善六直双三种计算方法有差去加犯任异是正常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只要计重促风代重优自氢算地震作用,一般应选择第 3 种层他思得状宣刚度算法

  不计算地震作你二交走使个用,对于多层结构可以选择剪切层刚度算法,高层结构可以选择剪弯层刚度

记罪县息什杀  不计算地震作用,对于有斜支撑的钢结构可以选择剪弯层刚度算法

  转换层结构按照"高规"要求计算转换层上下几层的层刚度比,一般取转换层上下等高的层数计算。

  层刚增证染掉批船析衡着都度作为该层是否为薄弱层的重械它加尔圆练权什座跑必要指标之一,对结构的薄弱层,规范要求其地震剪力放大高规3.5.8 乘以1.25的增大系数。高规3.5.8 条纹说明 增大系数由02规程的1.15调整为1.25,适当提高安全度要求。,这里程序将由用户自行控制。

  当采用第3种层刚度的计算方式时,如果结构平面中的洞口较多,这样会造成楼层平均位移的计算误差增加,此时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来计算层刚度。选择剪切、剪弯层刚度时,程序默认楼层为刚性楼板。

  层刚度比即结构必须要有层的概念,但是,对于一统王南断计些复杂结构,如坡屋顶层、体育馆问住吗讲提始左、看台、工业建筑等,这些结构或者柱、墙不在同一标高,或者本层根本没有楼板,所以在设计时,可以不考虑这类结构所计算景求争明术至拿说的层刚度特性。

  对于大底盘多塔结构,或上联多塔结构,在多塔和单塔交接层之间的层刚度附夫练财装完比是没有意义的。右道么立有触苏只划如大底盘处因为离塔较远的构件,对该塔的层刚度没有贡献,所以遇到多塔结构时,层刚度的计算应该把底盘切开,只能保留与该塔2到3跨的底盘结构。

  对于错层结构或带反群有夹层的结构,层刚城宜乱左心交措度比有时得不到合理的计算,这是因为层的概念被广义化了。此时,需要采用模型简化才能计算出层刚度比。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刚度比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