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研石

研石,告认杆取拼音是yán shí,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磨墨的用具。

  • 中文名 研石
  • 外文名 Ink stone
  • 拼音 yán shí
  • 注音 ㄧㄢˊ ㄕㄧˊ
  • 出处 《聊斋志异》

减缺土见乡罗送拉触座应语概念

基本资料

  词目:研石

  拼音:yán shí

  注音:ㄧㄢˊ ㄕㄧˊ

引证解释

  磨墨的来自用具。古代的墨呈粒状,用时纳入砚中加水,用石研磨,此石称为研石。《书法》1986年第5期:" 凤凰山 出土的文书工具,包括(一)毛笔、(二)石砚及研石、(三)墨、(四)尚未书写的木牍、(五)青铜削360百科刀。共五件。"

《聊斋志异》篇目

原文

  王仲超言[1]:"洞庭君山间有石呢责排洞[2],高可容舟,深暗不测,湖水出入其中。尝秉烛泛舟而入,见两壁皆黑石,其色如漆,接之而软;出刀割之, 如切硬腐[3]。随血动者句鲁步音做教片罪意制为研[4],既出,见风则坚凝过于他石。试之墨,大佳。 估舟游楫,往来甚众,中有佳职弱肥三介端般重就石,不知取用,亦赖好奇者之品题也[5]。"

注释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1]王仲超:未详。

  [2]洞庭君山:君山又名湘山,在湖南省洞庭洞中,相传为女神湘君住处。 见《水经注·湘水》。

  [3]硬腐:豆腐轴广右最移定准围结干。

  [4]研:通"砚"。

  [5]品题:称扬失克蛋府印

译文

  王仲超说:"洞怎微庭湖的君山有个石洞,高大得息儿队犯减可以在里面行船,又深又黑不见底,湖水在里面流胶铁茶法出流进。我曾经点才介二季终了蜡烛乘船进去过,看见两身待领序边石头像漆那样黑,用手按按领显却是软的。抽刀去割,像切下一块硬豆腐,可以随心所欲做成研石。等出了洞,一见风,就比别的石头还硬,尝试用来磨墨,非常好。那些雇船游览的人很多,洞中有这么好的石头不知弄出去用,它的好处也得依赖我这样好奇的人给它宣传、评论呢!"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又名柳泉居士,聊斋先生,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士科总富般毛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氢球春刻较推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议阳委正其磁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一文北言兰养载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3部、杂著5种。

出土文物

  2003年8月,合肥市蜀山区青阳路颐和花园工地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一个螭(音同"赤")虎纹研石和配套使用的研板。它们不仅全省云九洲是我省范围内出土的最早的研石研板之一,而且研石上还雕刻有精美的螭虎纹,这在同时期的研石中非常少见。

  研石整体是升始六铁短鱼企调服织正方形的,上部纹来自饰部分圈成圆形,顶部饰有浮雕螭虎纹,外围浮雕是一圈连珠纹,底座呈方形,四角上翘。与研石相比,研板就简单、素净许多,薄薄的长方形,素面无纹,正面还残有2000年前的黑色墨迹。 汉代时人们对研石研板就已经很钟情了,往往将它们选360百科作陪葬品,所以在迄今发现的汉墓中出土了不少研石和研板。

  在华夏文化中,螭虎代表了神武、权势和王者风范。据史书记载:"初,汉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析审沉写螭虎纽。"汉人崇尚螭虎,所以在汉代器物上,于科势围裂则生螭虎纹使用得非常广泛。虽带有'虎'字,却和老虎无关,螭虎纹是一种与讲盟延都机然室静喜球龙纹非常接近的纹饰,故又有'螭虎龙纹'之称。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研石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