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较好的成鱼池塘应具备哪些环境条件?

饲养成鱼的池塘条件包括池塘位置、水源、水质、水色、水深、面积、土质以及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等。在可能条件下,应采取各种措施改造池塘,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较好的成鱼池塘应具备哪些环境条件,供朋友们参考。

1、池塘的位置要求

池塘的位置要求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鱼池。

这样既有利于鱼池的注排水,也方便鱼种、饲料和成鱼的运输。如交通不方便,则在建池的同时,要修筑道路,或开通水路。

2、池塘的水源和水质

池塘的水源和水质

池塘应有良好的水源、水质条件,因为精养鱼池放养密度高,又大量投饵、施肥,池水溶氧量往往较低,水质容易恶化,导致池鱼严重浮头。

如不能及时地加注溶氧量高的新水,易造成泛池,引起池鱼大量死亡。增氧机虽可防止泛池,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长此以往不利于鱼类生长。

水源以无污染的湖水或河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量较高,水质良好,适宜鱼类生长。

3、池塘的水色标准

池塘的水色标准

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反映,也间接反映了水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我国渔民常用“肥、活、嫩、爽”来表示好水的标准。具体地说:

“肥”就是指水中有机物量在50-100毫克/升。

“活”指水色和透明度有变化,所谓早红晚绿。

“嫩”即水质肥而不老。即形成水体的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细胞未老化,并且藻类数量不多。

“爽”是指水质清爽,透明度在25-40厘米。

4、池塘的面积问题

养殖成鱼的池塘面积应较大。面积大,鱼的活动范围广,池塘水面受风力的作用也较大,能增加溶解氧,更重要的是表层和底层水能借风力作用不断地对流混合,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

此外,水体大,水质较为稳定,不容易突变。因此,渔谚有“宽水养大鱼”的说法。

但面积过大,投喂饲料不易全面照顾到,有吃食不匀之弊,管理也不方便。根据目前饲养管理条件,一般认为5-10亩的面积较为合适。

5、池塘的水深要求

“一寸水,一寸鱼”的渔谚是渔民生产实践的经验。但池塘也不是愈深愈好,如池水过深,水的透明度很低,深层水中光照度很弱,浮游生物数量不多,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量也很少。

据测定,精养鱼池水深3米以下处的溶氧量一般均在1毫克/升以下。因此,池水过深,单从池水溶氧量来看,对鱼也是不利的。

实践证明,精养鱼池常年水位应保持在2-2.5米。

6、池塘的土质问题

大多数鱼池都是挖土建造的,饲养鲤科鱼类池塘的土质以壤土最好,砂质壤土和粘土次之,砂土最差。

养鱼一二年后的鱼池,由于积存的淤泥覆盖了原来的池底,淤泥过多,则其中所含有机质分解转化要消耗大量氧气,易造成缺氧,影响鱼类存活或生长。

精养鱼池淤泥年沉积厚度达10厘米以上,故必须清除过多淤泥。但保留适度的淤泥(10-15厘米厚),对补充水中营养物质和保持池水肥沃有很大作用。

7、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

鱼池的形状:一般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为好。这样的池形的优点是池埂遮荫小、水面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减少鱼类浮头。

长方形的长宽比以5:3为好,这种长方形鱼池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拉网操作方便,注水时易形成全池池水的流转。

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较好的成鱼池塘应具备哪些环境条件?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