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观赏鱼和观赏虾的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

观赏鱼病的生态预防是“治本”,而积极、正确、科学地利用药物治疗鱼病则是“治标”,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对观赏鱼病进行有效治疗,是降低或延缓鱼病的蔓延、减少损失的必要措施。

(1)烂鳃病:病鱼鳃丝呈粉红或苍白,继而组织破坏,黏粘液增多,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亦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软骨外露。

防治办法:用食盐2%浓度水溶液浸洗。水温在32℃以下,浸洗5-10分钟。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10-20分钟;或用呋喃西林溶液全池泼洒,浸洗数天,再更换新水。

观赏鱼

(2)肠炎病:病鱼开始时呈现呆浮、行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的现象,鱼体发黑,头部、尾鳍更为显著,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

防治方法:在5千克水中溶解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30分钟,每日一次。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索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生素药物,药量为50千克水中放2粒,浸浴2-3天后换水。

(3)竖鳞病(松鳞病、鳞立病):病鱼两侧鳞片向外炸开,表皮粗糙,黏液分泌较少.鳍基部组织发炎充血,水肿,腹部膨胀,重则死亡。

防治办法:用2%的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15分钟,然后放入含微量食盐(1/10000-1/5000)的嫩绿水中静养。

呋喃西林溶液浸洗病鱼20-30分钟。呋喃西林全池泼洒。

(4)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病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所以又称白毛病。菌丝体着生处的组织坏死,伤口发炎充血或溃烂。严重时菌丝体厚而密,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致死亡。

防治方法:用孔雀石绿5%-10%涂沫伤口或孔雀石绿浸洗3-5分钟。

用4%0-5‰食盐加4%-5%。小苏打混合溶液洒遍全箱。

(5)打粉病(白衣病):病鱼初期体表黏液增多,背鳍、尾鳍及体表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头部和鳃内。粗看与白点病相似。继而白头相接重叠,周身好似裹了一层白衣,故得名。

防治方法:将病鱼转移到微碱性水质(pH7.2-8.0)的鱼池(缸)中饲养。

用碳酸氢钠(小苏打)全箱遍洒。

(6)打印病(腐皮病):发病部位主要在背鳍和鳍以后的躯干部分,其次是腹部侧或近肛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病初先是皮肤、肌肉发炎,出现红斑,后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分界明显,似烙印,俗称“打印病”。

防治方法:在发病季节用漂白粉全箱泼洒消毒。

用呋晡西林药浴10-20分钟。

(7)白头白嘴病:病鱼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唇似肿胀,以致嘴部不能开闭而呼吸困难。

防治办法:用食盐2%浓度水溶液浸洗。水温在32℃以下,浸洗5-10分钟。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10-20分钟;或用呋喃西林溶液全池泼洒,浸洗数天,再更换新水。

(8)小瓜虫病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有白点状的囊泡,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满布着白点和盖着白色的黏液。

防治办法:用硝酸亚汞度浸洗,水温15℃以下时.浸洗2-2.5小时;水温15℃以上时,侵洗1.5-2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2小时,使死掉的虫体和黏液脱掉。

(9)锚头蚤病:虫体头部钻入热带鱼皮肤肌肉内,虫体像短针挂在鱼体上。

防治办法:用镊子拔去虫体,并在伤口上涂红药水。用1%高锰酸钾液涂抹伤口约30秒钟,放入水中,次日再涂抹1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观赏鱼和观赏虾的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