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怎样识别草莓蛇眼病?如何防治?

草莓蛇眼病又称草莓白斑病、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多在老叶上发病造成病斑,也侵染叶柄、果柄、花萼、匍匐茎和果梗。开花前开始轻度发病,浆果采收后大量发生。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草莓蛇眼病的防治方法。

草莓蛇眼病的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逐步向上发展。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紫红色小斑,以后中央转变成灰白至灰褐色,有时具有紫红色轮纹,湿度高时病斑表面产生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在病斑上可生出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子囊座。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短时间内病叶即坏死枯焦。

草莓蛇眼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发育温度7-25℃,以18-22℃适宜。品种间病害程度略有差异。

草莓蛇眼病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

2.收获后及时彻底清洁田园,植株残体妥善处理,以减少田间菌源。

3.移植时严格清除病苗。移植前用喷雾防治药液浸洗幼苗,待晾干后定植。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等,每10天喷1次,共2~3次。采收前10天停止喷药。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怎样识别草莓蛇眼病?如何防治?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