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果树缺素症表现及防治方法

果树缺素症又叫生理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是由生长环境中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或营养物质不能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引起的,可通过施用相应的大量或微量元素肥料进行矫正。为尽早发现果树缺素症,并及时对症下药,现介绍几种果树常见的缺素症及防治方法。

一、缺氮(n)。新梢短而细,叶小直立,新梢下部的叶片逐渐失绿转黄,并不断向顶端发展,花芽形成少,果小早熟易落,须根多,大根少,新根发黄。严重缺氮时,嫩梢木质化后呈淡红褐色,叶柄、叶脉变红,甚至造成严重的生理落果。

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缺肥和杂草多的果园,易表现缺氮症。通常生产上施用铵盐和硝酸盐氮肥加以补充。如在雨季和秋梢迅速生长期,树体需要大量氮素,而此时土壤中氮素很容易流失,可用0.5一0.8%尿素溶液喷施树冠。不着

二、缺磷(p)。新梢和根系生长减弱,枝条细弱而分枝少,叶片小而薄,老叶呈古铜色,叶脉间出现淡绿色斑,幼叶呈暗绿色,叶柄、叶背呈紫色或紫红色。严重缺磷时,老叶会出现黄绿和深绿相间的花叶,甚至出现紫色、红色的斑块,叶缘出现半月形坏死,枝条茎部叶片早落,而顶端则长期保留-簇簇叶片。枝条下部芽不充实,春天不萌发,展叶开花迟缓,花芽少,果实着色面小,色泽差。树体抗逆性差,常引起早期落叶,产量下降。苹果树上早春或夏季生长较快的枝叶,几乎都呈紫红色,新梢末端的枝叶特别明显,这种现象是缺磷的重要特征。

果园缺磷包括土壤中含磷量少和土壤中缺乏有效磷两种情况。在土壤含钙量多或酸度较高时,土中磷素被固定,不能被果树吸收,从而造成缺磷。另外,在疏松的沙土有机质多的土壤上,常有缺磷现象发生。对缺磷果树,应多施颗粒磷肥或与堆肥、厩肥混施,也可于展叶后叶面喷肥3一5%的过磷酸钙浸出液。

三、缺钾(k)。果树缺钾时,根和新梢加粗,生长减弱,新梢细弱,叶尖和叶缘常发生褐红色枯斑,易受真菌危害,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严重缺钾时,叶片从边缘向内焦枯,向下卷曲枯死而不易脱落,花芽小而多,果实色泽差,着色面小。

在细沙土、酸性土以及有机质少的土壤中,易表现缺钾症。为避免缺钾,应增施有机肥,如厩肥和农家肥。缺钾果树于6一7月追施钾肥(如草木灰、硝酸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钾等)后,叶片和果实都能逐渐恢复正常。生长期发现果树缺钾,及时用3一10%草木灰浸出液叶面喷施,也有良好效果。

四、缺钙(ca)。主要表现在幼叶上,叶片较小,幼叶首先出现褪绿与坏死斑点。严重时枝梢先端的嫩叶叶尖、叶缘和叶脉开始枯死,顶叶和茎枯死,或花朵萎缩。新根停止生长早,粗短、扭曲、尖端不久褐变枯死,枯死后附近又长出很多新根,形成粗短且多分枝的根群。缺钙还能导致核果类果树的流胶病和根癌病,引发苹果苦痘病和红玉斑点病。

当土壤酸度较高时,钙很快流失,导致果树缺钙。另外,前期干旱而后期大量灌水,或偏施、多施速效氮肥,特别是生长后期偏施氮肥,均会降低果实内钙的含量,从而加重苦痘病的发生。为防治果树缺钙,应增施有机肥和绿肥,改良土壤,早春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适时适量施用氮肥,促进植株对钙的吸收。在酸性土果园中适当施用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中置换性钙含量,减轻缺钙症。对缺钙果树,可在生长季节叶面喷施1000一1500倍硝酸钙或氯化钙溶液,一般喷2一4次,最后1次应在采收前3周为宜。

五、缺锌(zn)。果树缺锌时早春发芽晚,新梢节间极短,从基部向顶端逐渐落叶,叶片狭小、质脆、小叶簇生,俗称“小叶病”,数月后可出现枯梢或病枝枯死现象。病枝以下可再发新梢,新梢叶片初期正常,以后又变得窄长,产生花斑,花芽形成减少,且病枝上的花显著变小,不易坐果,果实小而畸形。幼树缺锌,根系发育不良,老树则有根系腐烂现象。

在沙地、瘠薄山地或土壤冲刷较重的果园中,土壤含锌盐少且易流失,而在碱性土壤中锌盐常转化为难溶状态,不易被植物吸收,另外,土壤过湿,通气不好,降低根吸收锌的能力,这些情况都可以引起果树发生缺锌症。对缺锌果树,可在发芽前3一5周,结合施基肥施入一定量的锌肥。在树下挖放射状沟,每株成年结果树施50%硫酸锌1一1.5千克或0.5一1千克锌铁混合肥。第2年即可见效,持效期较长,但在碱性土壤上无效。在萌芽前喷2一3%、展叶期喷0.1一0.2%、秋季落叶前喷0.3一0.5%的硫酸锌溶液,重病树连续喷2一3年。

六、缺硼(b)。可使花器官发育不良,受精不良,落花落果加重发生,坐果率明显降低。叶片变黄并卷缩,叶柄和叶脉质脆易折断。严重缺硼时,根和新梢生长点枯死,根系生长变弱,还能导致苹果、梨、桃等果实畸形(即缩果病)。病果味淡而苦,果面凹凸不平,果皮下的部分果肉木栓化,致使果实扭曲、变形,严重时,木栓化的-边果皮开裂,所以又称“猴头果”。

山地果园、河滩砂地或砂砾地果园,土壤中的硼和盐类易流失,易发生缺硼症。另外,土壤过干、盐碱或过酸,化学氮肥过多时也能造成缺硼。对于缺硼果树,可于秋季或春季开花前结合施基肥,施入硼砂或硼酸。施肥量因树体大小而异,每株大树施硼砂150一200克,小树施硼砂50一100克,用量不可过多,施肥后及时灌水,防止产生肥害。根施效果可维持2一3年,也可喷施,在开花前,开花期和落花后各喷1次0.3一0.5%的硼砂溶液。溶液浓度发芽前为1一2%,萌芽至花期为0.3一0.5%。碱性强的土壤硼砂易被钙固定,采用此法效果好。

七、缺铁(fe)。果树缺铁首先产生于新梢嫩叶,叶片变黄,发生黄叶病。其表现是叶肉发黄,叶脉为绿色,称典型的网状失绿,严重时,除叶片主脉靠近叶柄部分保持绿色外,其余部分均呈黄色或白色,甚至干枯死亡。随着病叶叶龄的增长和病情的发展,叶片失去光泽,叶片皱缩,叶缘变褐、破裂。

果树缺铁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土壤中并不缺铁,只是由于土壤碱性过大,有机质过少土壤不通透或土壤盐渍化等原因,使表土含盐量增加,土中可以吸收的铁元素变成了不能吸收的铁元素。另外,缺铁与砧木的耐碱性有关,用东北山定子作砧木,易表现缺铁症,而用海棠作砧木的苹果树则很少发现此病。

防治黄叶病,首先应注意改良土壤,排涝,通气和降低盐碱。春季干旱时,注意灌水压碱,低洼地要及时排除盐水。增施有机肥料,树下间作豆科绿肥,以增加土中腐殖质,改良土壤。发病严重的树发芽前可喷0.3一0.5%硫酸亚铁(黑矾)溶液,或在果树中、短枝顶部1一3片叶失绿时,喷0.5%尿素十0.3%硫酸亚铁,每隔10一15天喷1次,连喷2一3次,效果显著。对缺铁果树,也可结合深翻施入有机肥,适量加入硫酸亚铁,但切忌在生长期施用,以免产生肥害。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千网 » 果树缺素症表现及防治方法

分享:

相关推荐

    影视大全